。
\"樊卿说得对,他只是侯,朕再称呼他为兄,确实不符合礼仪了,\"
樊艾林见姬澈听劝,正打算说陛下英明,结果姬澈话锋一转。
\"既然如此,那便加封为正二品少司农,进王爵位,掌兵界十大禁卫洞天之三为兵界第九位执政王,再遵先帝遗诏,择一公主成婚。\"
\"如此一来,我称之为王兄,就名正言顺了嘛。\"
\"什么?!\"樊艾林顿时愣住了。
封王?还是执政王?这玩笑开大了!
\"陛下,不可啊!\"樊艾林扑通就跪下了,\"正二品少司农还说得过去,可王爵非战功不可封啊!更何况还是执政王?\"
大宗伯姬文昌也忍不住了,同样跪下道:\"陛下,先帝在时,想法设法的削藩,您不可刚上位就破坏了先帝的政策啊。\"
\"更何况神威侯在您的麾下,加官已是恩宠,寸功未立,如何能封王?退一万步说,您现在就封神威侯为执政王,将来还有什么可封的呢?\"
姬澈岂能不知道这个道理?
他就是故意这么说的。
姬澈八岁时就在赵兴身上学到了一个朴素的道理。
想要让人开窗户,最好先说把屋顶给掀了。
见两人都如此大惊失色,他淡淡道:\"那就只封郡王,正二品少农令,管两大洞天,赐婚公主,如何?\"
大宗伯摇头:\"不可,非战功不得封王,这是祖宗定下来的规矩。\"
樊艾林也道:\"两大洞天?这难道不应该先看一看神威侯在其余地方做得怎么样吗?长公主尚且未嫁,岂能先嫁其余公主?\"
姬澈声音低沉道:\"那就正二品少农令,进一等国公\"
还未等姬澈说完,樊艾林就苦着脸打断道:\"陛下,就是一等国公也使不得啊。\"
姬澈声音带着一丝怒意:\"这也使不得,那也使不得,要不这皇帝你来做?\"
\"臣不敢,陛下息怒。\"樊艾林闻言,只得重重的磕在地上,一言不发。
大宗伯姬文昌叩拜道:\"陛下,臣建言,可封神威侯为三等君义国公,赏一郡封地,既可见陛下情意,亦不会让世人抨击神威侯乃是幸进之臣,再择一地,待神威侯立功,再行封赏。\"
见姬文昌总算是说在了点子上,火候差不多了,姬澈便哼道:\"罢了,朕也不是听不进去谏言的昏君,就按宗伯所说吧。\"
\"陛下英明!\"
两人再拜。
什么是君义国公?这完全是姬文昌的临场反应,是他从礼传中的‘六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得来。
所谓君义,既是国君的道义。
姬澈硬要称赵兴兄,姬文昌就只能找典故,来满足他的愿望。
三等的郡公,这封赏就不算夸张了,至于名头。
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