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岗残军自扬州突围,一路向北,昼伏夜出,避开隋军追剿,终于在一个雾霭沉沉的黎明,拖着疲惫的身躯,远远望见了那座熟悉的、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的山寨轮廓——瓦岗山。
没有欢呼,没有雀跃。劫后余生的庆幸,早已被一路的沉默和失去袍泽的悲痛冲刷得所剩无几。队伍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沉重,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创伤,以及一丝难以言说的茫然。旌旗残破,衣甲染血,队伍稀稀拉拉,与当初兵发扬州时的旌旗蔽日、意气风发,已是天壤之别。
程咬金骑在马上,望着越来越近的山门,那张往日总是带着混不吝笑容的黑脸上,此刻却布满了阴霾。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身上那件皱巴巴、沾满血污的赭黄袍,只觉得有千斤重。这“皇帝”,当得比他贩私盐时还要累上千百倍。
秦琼、单雄信、罗成等将领,亦是默然无语。单雄信肩头的伤还在隐隐作痛,他阴沉着脸,不时用眼角瞥一眼不远处白马银枪的罗成,鼻中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冷哼。罗成则一如既往的面无表情,只是偶尔望向山巅的目光,比以往更加冷冽。扬州城下的并肩血战,并未消融两人之间那层无形的坚冰,反而因雄阔海的死和后续的争执,裂痕愈发深刻。
徐茂功与魏征并辔而行,望着这死气沉沉的队伍,相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忧虑。
是夜,瓦岗山寨灯火零星,一片萧索。大部分士卒归来后倒头便睡,鼾声如雷,却带着惊悸的抽动。巡夜的梆子声也显得有气无力。
徐茂功独自一人,登上了瓦岗山最高处的观星台。此台是他立寨之初,特意命人修建,用以观测天象,推演气数。今夜,他心绪不宁,必须上来一看。
夜空如洗,繁星璀璨。远离了扬州的杀伐之气,此地的星空显得格外清晰。徐茂功屏息凝神,拂去心中杂念,运起师门秘传的“紫微斗数”,仰观天象。
他的目光,首先投向了北方天际。但见紫微垣中,帝星(紫微星)光华稳定而明亮,清辉洒落,其势蒸蒸日上,周围辅弼之星亦隐隐呼应,形成拱卫之势。这预示着真命之主气运昌隆,根基日益稳固。徐茂功心中微动,知道这对应着太原李渊,尤其是其子李世民的运势。此人,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
随即,他的目光转向代表瓦岗山方向的星域。这一看,却让他心头骤然一紧!
只见瓦岗山对应的天区,确实有一团明亮的光晕,由数十颗或明或暗的星辰汇聚而成,光芒甚至比之前更为炽盛,显然是经历了扬州血战的淬炼,气运未衰反旺。然而,若定睛细观,便能发现这团星辉内部,光华流转极不稳定!
数颗最为明亮的将星,如青龙星(单雄信)、白虎星(罗成),其光芒锐利无匹,却彼此针锋相对,星辉边缘不断碰撞,激发出细微却危险的煞气火花!另有几颗星,光芒闪烁不定,时明时暗,显是心意摇摆,前程未卜(或指一些依附的绿林势力)。更有一股混沌晦暗之气(程咬金的混世魔王本命)笼罩核心,虽能聚拢群星,却也使得星辉驳杂不纯,难以凝聚成一股坚不可摧的王道之气。
“群星熠熠,然各怀其芒,煞气冲克,恐非长久之象啊……”徐茂功捻须长叹,眉头深锁。他精通相术,深知“星宿聚义”虽能一时风光,但若核心不稳,秉性相冲,终难逃“盛极而衰,分崩离析”的宿命。瓦岗如今的强盛,更像是一座建立在流沙上的堡垒,外表坚固,内里却充满了致命的裂痕。
他想起扬州庆功宴上单雄信与罗成的激烈冲突,想起程咬金面对复杂局势时的力不从心与迷茫,想起各部人马之间微妙的隔阂与猜忌……这一切,不正是天上星象在人间的最佳印证吗?
最大的危机,从来都不是外部的刀兵,而是内部的瓦解。
徐茂功仰天长叹,夜风吹动他的道袍,猎猎作响。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他能借东风,能破妖法,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却难以调和人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