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案件性质的判定,也很重要。
如果他真的不知道赵绘梅已经提前回家,那他大概率会被判,故意伤害罪里的教唆犯。
可如果他知道,但故意不告诉郝开春。
那就有意思了!”
沈庭点头,道:
“结合第一个疑点,如果沈大刚一开始找郝开春,真的提出过雇他杀死吴立群。
那他对吴立群的怨忿,绝对不止他说的那么简单。
这家伙很可能包藏祸心。
假装答应郝开春,只是简单教训一下吴立群。
但却故意不告知赵绘梅回家……”
这样的话,由教训变成杀人,就是很高概率的事了。
醉酒的吴立群,和身为女性的赵绘梅,可不知道两个歹徒的目的。
他们只知道对方拿着凶器。
这种情况下,他们一定会往最坏的情况考虑,拼死反抗。
而郝开春和赵国栋,也得用出全力,才能抵挡目标的反抗。
再加上没有防备,被对方看到了脸……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沈大刚可就不是过失致人死亡,而是故意杀人了。”
沈庭思索着,微微皱起眉头:
“但他杀人的动机,似乎还是不太充分。”
作为嫌犯,审讯的时候,肯定会强调对自己有利的方面。
比如,沈大刚说,吴立群组建工程队初期,他出钱出力。
可根据对吴立群的个人调查,他当初贷款了很多钱,家里的亲戚也借遍了,网贷也撸遍了。
单单是这部分钱,他就还了三四年。
这样的前提下,他每年还给沈大刚十多万,其实算很不错了。
“要分辨沈大刚和郝开春,究竟谁撒谎了,倒也简单。”
沈庭直接进入破案群,@姚学琛:
“看看这三人的审讯过程,辨认一下谁撒谎了。”
姚学琛:“这个简单。”
审讯内容比较多,将近半个小时后,姚学琛才再次留言:
“有意思。
这三个人里,最诚实的,就是那赵国栋了。
他基本没有撒谎,或者隐瞒的表现。
整个审讯过程,微表情和肢体动作的表现,都非常自然。”
姚学琛:“至于另外两人,心思就比较多了。
那郝开春,在提到沈大刚给他十万酬劳,请他收拾吴立群的时候,眼球向右上方转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