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件事:看完了《李诞脱口秀手册》,本来以为这本书没有什么价值,只能让我感觉这个人又在吹牛皮,大吹大擂,然后无聊的书,然后奔着无聊我也看完它,发现里面的内容还蛮不错的。第一点他是讲脱口秀的,就是搞笑的类型,他要写很多稿子,稿子不带标点符号。第二点完成比完美更重要,第三点要做好脱口秀,需要去看后期,然后看人家怎么剪辑,然后看完了后期,就要去看前期策划,然后就一个流程你啥都得了解,某名奇妙就成了制片人的角色。想把一件事情都做好,就需要把这个行业会的东西都打通。为了做好本职位的事情,就需要站在其他职位的工作人员的角度思考,这样子学的更快,工作也很好。第四点:学习一流,模仿二流,成为三流。如果能够成为三流就能工作生活很好了。这个观点对我来说比较新。因为我小时候的思想是想要成为一流发现很难,二流,我们乡下好像有二流子这种不太好的称呼,没想到三流和二流都是很不错的意思。第五点:换工作其实换那种工作后面都会发现是一样的,有问题只能扛过去解决它。这点我比较认同。以前我在临床,听人家说很羡慕导诊的工作,可轻松了,我心里是没有想去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我就去了,发现也不简单,后面又听朋友聊天说自己工作上的难处,说要是去供应室就好了,肯定没有那么辛苦,后面我又去供应室了,后面待了都那么回事,后来又去了导诊,后面听说我们医院要搞妇科,说妇科肯定很轻松,后面就去了妇科。在妇科工作了一段时间,周围的同事说行政工作人员是最舒服的。后面就去了行政。结果的话,都这样子啊。各有各的难题。好好解决问题,解决不了就接受它。这挺有意思的。“你25岁那年有个耗尽全力去解决没有解决掉的事,你觉得五年之后还会记得吗?但是你五年之后是不是还跟25岁的自己一样呢,这个才是重要的。所以你拼尽努力是非常对的,这个事做好了,做对了,做错了不是很重要,关键是你怎么理解这件事情,你怎么升级自己对做事情的认知,你还会不会在同样的事情上跌倒第二次。错不可怕,你知道错在哪里就好了。至于没有结果的事,它肯定是有结果的,只是不一定是你想要的结果。咱们从特别世俗的角度来说,这未必是坏事,当年看起来完全是做错了的事情,后面也可能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报偿。”这段是引用书里的话。很有意思。
五年之后的我会是什么样子呢?五年之前的我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五年之前的我,懵懵懂懂的吧!很多事情你知道怎么办,但是不知道怎么做,发生了一些情况,但是还不知道怎么解决。那一年到进修,在老师那里学到的,是发现了情况要想办法解决。我可能没有解决吧!然后懵懵懂懂的。不过也过去了。心情经常很不好,无缘无故会非常的烦躁,经常买一堆的衣服,然后又不穿,只是因为心烦想要花钱。然后每天都觉得其他人都很好,就自己这个人不好,具体什么不好呢?家境不好,没有得到很多的教育,可能认知和资源途径别人比我更好,然后急于求成。上一天班,就特别的想要倒班,因为老师他们会工作经验比我们更丰富,所以一天没学会及灵活应用这些技能,就会非常的压力大,后面的结果就是特别的糟心,压力越大越干不好。操作倒数,为什么呢,不知道为什么考的时候会紧张一片空白。现在的我看过去会是什么样子呢?就像梦一样就过完了五年,我的收获,有吧!我认识了比较多的老师,各种各样的性格都有,获得了比较多的收获。对每一个岗位的同事都比较尊重,因为每个岗位都有自己身心俱疲的事。笔试至少还得过第一名,当然这只是我那段时间运气好。有的时候也是真的努力过。大部分时间运气好。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小孩,好像也能理解为什么结婚了的她们都不快乐。理解了很多东西。世界观不一样了。我没发现对我有什么好处。
我的状态不好。以前早上五点多会去河边和老头老太太一起散步。现在的我没有。我除了看书没有做任何让我身心愉快的事。以前我还会做菜做饭,虽然比较笨,但是我至少一个人能过活下去。而且每次做成了饭菜我有成就感,开心的感觉。现在我没有了。看起来好像很闲,但是不开心。
我现在的行为是否有利于实现我的目标?不利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