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一直洗到晚饭出锅,才洗了小一半的料子,都晾在院子里。
林三娘叮嘱黍哥儿:“除了咱们自家人,谁来也别开门。”
让人看到他们家有这么多布料,总归不好。
黍哥儿门守得极好:“谁来都不开!”
晚餐十分丰盛。
桃丫和林三娘“打工”这些天,带回来的精米精面已经有二十斤。
若是都在张管事那里换了,能换一百多斤陈米,足够娘几个吃了。
加上每次回来,东家都会硬塞些“不值钱”的野菜,蔫蔫的,但动辄七八斤,着实不少。
今日晚上清炒了两个野菜,还做了个野菜蛋花汤。
一个鸡蛋,打进一大锅的水里,把蛋花搅散,谁都能喝到。
林三娘还特地在汤和菜里面点了点油,只用筷子在竹筒里沾了一下,但漂到汤面上,也是油花。
黍哥儿和杏丫看着汤上面的油花,简直乐开了怀。
“咱们家好久没吃油了!油真香啊!”
林三娘又开心又心酸,掏出张管事给的荷叶包,里面是半碟子酱菜,就手掌心大小,但也是用香油拌过的。
酱菜能放,林三娘便舍不得一天都吃掉,小心分出四片来:“一人一片,配饭吃。”
饭里也加了野菜,做成了菜饭。
三个孩子都喜欢吃这样的菜饭。
有菜混着,觉得分量特别足,一口下去,又能吃到确实的米粒,别提有多香了!
杏丫正学做饭呢,她心思活泛,立刻提议:“娘,明天我们把酱菜切碎,拌到菜饭里吧,那样香。”
林三娘看看孩子们,桃丫和黍哥儿一致同意,顺利通过。
……
晚上,林三娘点了一盏油灯,仔细教三个孩子缝纫。
黍哥儿才五岁,不会做什么,就打下手。
帮忙穿针、理线,递个剪刀、碳条。
林三娘让他看着灯:“要是灯芯歪了,或是烧没了,你就挑挑,别糗着眼睛。”
黍哥儿认真照做。
桃丫和杏丫则是合理将布拉平,按照林三娘说的尺寸,用碳条在布上画出裁剪的线条来。
林三娘指点:“这三块布是要缝到一起的,两边都要留出半寸的余量来。”
桃丫杏丫不太明白,林三娘便让黍哥儿去外面捡个柴火棍儿来,用炭笔标注出来:“得这么多,才能缝上线。”
两人明白了,先拿黍哥儿的衣裳练手。
黍哥儿还小,马上天气热,他不出门,在家穿个两片式的衣裳就行,裁剪简单,收个边,缝几条布带子就行。
一晚上,姐俩尝试着做针线活儿,林三娘则是拿起一块浅色布料,正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