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双灾降世,我以阎王对阎王 (1/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清河性格打小就强势,曹操又常年出征在外疏于管教。

    她完全不清楚对荀彧这种级别的人物这样说话是失礼的。

    好在荀彧性格温婉,并没有跟她计较,只是继续跟李翊聊了一些前线战事的问题。

    “原来如此,这三权分立一策,的确能够很好地治理徐州……”

    荀彧听完李翊的管理徐州之策,不吝赞赏。

    “……哪里哪里,我大军前线耗粮无数,若无荀令君在后方掌管后勤。”

    “我几十万大军只怕要被生生的饿杀了。”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旁人只关注前线将领们的挥斥方遒,却丝毫不知道后方掌管后勤的重要性。

    诸葛亮六出祁山,五次因为后勤问题那退回川蜀。

    刘邦建立大汉,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无悬念地被排在了第一位。

    力压张良、韩信。

    可见后勤是多么重要。

    清河见两人聊得兴起,许是想插上话来,哼唧道:

    “可不?荀先生这次为了筹备前线的粮食,可是费了好一番劲哩。”

    哦?

    听到这话,李翊倒颇感意外。

    虽然前线士兵很多,每日消耗的粮草也极大。

    但他们并没有出征多久,如今也已凯旋。

    按理说凭借去年的丰收和外地置购过来的粮食,绝对够用了。

    怎么会出现筹备粮食苦难的问题呢?

    “去岁五谷丰登,怎的会筹备粮食困难?”

    “令君可是遇上了什么麻烦?”

    李翊本以为荀彧掌管后勤,唯一的麻烦就是管理,贪污,及时筹备等。

    他万没想到还会遇上粮食不够的问题。

    “……唉,子玉有所不知啊。”

    荀彧苦笑着摇了摇头,“今年四月,天降大旱,我兖州已经整整四个月不见分毫甘露,滴雨未降啊……”

    嘶……

    李翊微微一惊,旋即点了点头。

    自古以来,天降大旱就是古人最头疼的问题。

    毕竟民以食为天嘛。

    “……那,我们是否可以像去年一样到外地去购置粮食呢?”

    反正兖州还要不少中山靖王后人的陵寝,实在不行就接着去刨刘备祖坟呗。

    古话说得好,薅羊毛要逮着一只羊薅。

    “……唉,没有了没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最强毒士,曹操求我别杀了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sanguozuiqiangdushi0caocaoqiuwobieshaliao/read/97/14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