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荀彧挖的坑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谷关作为洛阳八大关之首,自古便是易守难攻的要塞。

    光凭李傕一己之力想要攻破函谷关也绝非易事。

    曹操难过了一回,忙召集谋士共同商议如何应对。

    程昱率先说道:“主公,既然有函谷关天险,想那李傕一时半会儿也无法攻破。

    我以为应该先避其锋芒,让夏侯将军拒不出战死守关隘。

    李傕远道而来,且现在司州本就民生凋敝,想必他的粮草供应一定紧张。

    只要拖上他几个月,李傕粮草供应不济,又攻关不下,那时已到了秋冬时节,天气寒冷,他势必会退军。

    到时候再出关尾随追击,定可一举破敌!”

    曹操很满意的点点头:“仲德此乃老成谋国之言!甚合吾意!其他卿家可有什么妙计?”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曹操又看向一旁的荀彧问道:“文若,你怎么看?”

    荀彧见曹操问道自己了才答道:“回主公的话,我以为程仲德所说的法子极为稳妥。

    现在危机四伏,正应该多招募兵勇、采买军粮,以备大战之需。

    只是……我听说还有一条南崤(xiáo)道可以绕过函谷关直抵洛阳啊!”

    本来函谷关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是秦国的东大门。

    关东六国想要讨伐秦国,必须先渡河,然后才能扣关。

    即便攻破了函谷关,还要经过十五公里狭长的函谷道才能到达关中平原。

    但是,华夏一统后,尤其是到了汉朝,关中关东都是汉土了,当时天下承平日久,即便偶有战争,也都是对外的。

    函谷关的军事地位也逐渐降低了。

    加之其它因素影响,汉武帝时期,武帝把函谷关向东挪了三百里。在洛阳的新安县另建新函谷关。

    正是由于汉武帝此次迁移,彻底把函谷关给玩儿废了。

    因为秦函谷关往东,有两条崤道可以到洛阳,汉函谷关只是设在北崤道上,如果关东军想西进关中,根本不用经过新安县新建的汉函谷关,直接从宜阳县的南崤道便可以绕过去。

    新莽末年赤眉军攻入关中,就是这么兵分两路直接绕过了汉函谷关,会师于弘农县。

    程昱其实是对曹操如此重视荀彧的意见一直心怀不满的。

    此刻听荀彧又来挑刺,便冷笑一声说道:“文若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南崤道虽然可绕过,但是道路难行。

    且李傕手中不过有五六万人马,他肯定不能全带出来,若是再兵分两路,则更不足为惧了!”

    曹操饶有兴致的准备看两人争执。

    他觉得这种争执是好事,这样才能集思广益!

    谁知荀彧却似乎不想和程昱争论,而是笑着摆手道:“仲德不要误会,我并不是说你的计策不够好!

    我的意思是,现在既然李傕亲帅重兵去攻打函谷关了,那他长安守备必定空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大无赖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sanguodawulai/read/97/47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