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宣威侯举王者之师伐无道之贼,所到之处,百姓必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早已占尽人和。”
“其若急攻,西凉诸将为求自保,必倾力据之,胜负犹未可知。”
“若稍缓之,再辅以分化之策拉拢打压,必胜!”
“宣威侯天下名将,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子敬’闻言若有所思。
“如此说来,我们不必跑了?”
“不跑了。”
‘孝直’点点头,“我等就在此处静候佳音即可......”
不仅是这两位少年,许多百姓也如同他们一般,停在原地,心怀希冀,等待着此战的结果。
在家乡,他们有田产,再不济也能委身大户,有条活路。
若是到了他乡,他们可就成流民了。
流民还算人吗?
若有得选,谁又愿意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跋山涉水,去往他乡呢?
......
樊稠、张济领兵行至郑县,分作两路。
张济一路向东,过华阴,入陕县。
樊稠转向东北,从蒲板过河。
大军刚刚过河,樊稠就收到了一个令他十分烦愁的消息。
“将军,张新先锋已至绛邑,绛邑长开城投降!”
河东原有人口十万余户,六十多万人。
但连年战争,张新撤军之时又迁走了十几万人,再加上董卓报复,李郭劫掠......
这几年河东的人口下降的速度极快,如今大约只剩下二三十万人。
河东二十县,几乎每个县治下的户口都不满万。
以前的一些县令,现在也降级成了县长。
“你说什么?”
樊稠大惊失色,心中升起一丝恐惧,“张新先锋已至?”
这他娘也太快了吧?
“是。”
斥候点头确认。
“他......”
樊稠语气有着一丝颤抖,“他的先锋有多少人?”
“大约千余。”
斥候道:“全是骑兵。”
“全骑兵?
樊稠立刻反应过来。
难怪这么快。
从邺城到轵县,期间一马平川,只有在陉道之内,骑兵的速度会稍微下降一些。
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