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0)为何病战汗出后症状得解?脉浮紧反芤,本虚之谜 (2/2)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一 ↓

人体就会通过出汗的方式,将这些有害物质及其产生的毒素一并排出体外。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战斗的胜利,邪气被彻底驱逐出境,人体也因此得以恢复健康。

因此,“汗出”不仅是正气驱邪外出的直接表现,更是病情好转的重要征兆。它意味着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正在积极发挥作用,正气正在逐步恢复其主导地位,病情也在朝着积极的方向不断发展。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出汗情况,来判断其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正气驱邪的进展程度。同时,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辅助正气驱邪外出,促进病情的好转。

原文: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判断患者病情的重要线索。

脉浮,通常意味着病邪在表,正气与邪气交争于体表,这是外感病初期的常见脉象。而脉数,则是指脉搏跳动次数增多,快于正常,这往往反映了体内有热邪的存在,或是正气驱邪有力,气血运行加速的表现。

当医生按之不芤时,说明脉管中间并未空虚,如按葱管般上下两头有而中间空,这表示患者体内津液或血液并未大量损失,正气尚足,能够抵抗外邪的侵袭。因此,“此人本不虚”的判断便由此而来。

在这样的脉象基础上,如果病情想要自行缓解,也就是“若欲自解”,那么只需要通过“汗出”的方式,将邪气随汗液排出体外即可。由于患者本不虚,正气充足,能够直接驱邪外出,因此不需要通过寒战这种激烈的方式来调动全身阳气。所以,“不发战也”就成了这种病情发展的一个特点。

综上所述,当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时,我们可以判断患者本不虚,病情若欲自解,只需通过汗出即可,无需发战。这一判断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把握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

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renrendunengdudongshanghanlun/read/79/3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