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各自独立。】
【虽然并未统一,但同样的文化、同样的血统,让两个国家的关系很紧密。】
【也一直有人呼吁两国合并,组成强大的‘大德意志帝国’。】
【......】
【年少时,希特勒最喜欢的是历史与绘画。】
【他喜欢德意志历史上的英雄故事。】
【这让他为自己的民族感到深深的自豪。】
【而当希特勒在课堂上了解到了德意志与奥地利的历史渊源,当他听到民间对于建立‘大一统德意志帝国’的呼吁,他很快就将德意志视为自己的精神祖国。】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德意志是他儿时梦想和暗恋的地方。】
......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到了此时。
再回头去看方源在故事的一开始就留下的这些描述。
很轻易的就能发现。
这些全是伏笔!
......
之所以讲奥地利和德意志的关系。
这并非是在加深背景。
让故事更有代入感!
之所以讲希特勒对于德意志的历史感到自豪。
也并非是要给他日后通过绘画、在奥地利与德意志融合的时代浪潮中,给他留下施展才华的空间!
这一切的一切。
从始至终就只有一个目的!
那就是!
为希特勒的转变留下伏笔!
......
如果不是奥地利与德意志的渊源。
如果不是对德意志的向往。
如果不是对建立大一统德意志帝国的执念,对国家强大执念。
在经历过父母去世、考试落榜、艰难求生等这一系列的挫折之后。
希特勒是没有充分的理由走上这样一条道路。
没有充分的理由将这一切失败的根源归结于国家!归结于民族!
而也正是有了这一系列的铺垫。
才让他的蜕变,让他的黑化,变得如此自然,如此水到渠成!
......
当宫崎骏说出自己的发现。
全体观众。
有一个算一个。
全被说服了!
......
——“原来这个故事从一开始就不是让希特勒成为画家?”
——“原来111号选手从一开始就想好了,要让希特勒成为德意志的天降猛男?”
——“好家伙,原来全是伏笔啊!”
——“嘶......这人好强啊!他把我们都给戏耍了!”
——“戏耍倒不必,只能说,我们竟然都没能看出他的设计......”
——“太强了!我记得他从拿到命题到开始创作,根本就没用多少时间吧?”
——“而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他竟然就想到了这么多?甚至还从一开始就埋下伏笔了?”
——“......可怕!”
......
观众们惊叹连连。
就像他们所说的。
固然方源没有误导他们的想法。
但是这种从一开始就已经为故事未来的走向打基础,提前为人物蜕变做铺垫的举动。
充分说明了他的才思敏捷!
证明了他从一开始就已经想好了这个故事的全部!
没有戏耍。
完全是他们眼拙!
根本就没看出来!
厉害......不!简直逆天!
所谓的胸有成竹。
下笔即是千山万壑......
不外如是!
这才是做到的真正的成竹在胸啊!
......
“没错,就是这样。”
“方源选手从一开始,就早已想好了全部!”
小李子总结补充着。
最后还感叹了一句。
“很难想象,他竟然是在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里就想好了这一切。”
“我收回之前的话。”
“这个故事并不俗套,它,十分精彩!”
“我已经越来越期待它的后续了。”
......
不光是小李子期待。
此时。
所有人在惊叹折服之余。
也开始期待起了后续的剧情。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