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方面的技术侧重,大家都插手来插手去的,那就会乱成一锅粥。
在这种前提下,申城这边的相关积案尚未侦破完毕,无论是骆民伟还是申城市局这边,都不会想让骥二郎去正城。
这和骆民伟带着骥二郎去白莲县破案有所不同,他们这个系统可以说是以市界来划分各自负责的区域,市内的无论是哪个县区,对于市局来说就是手心手背都是肉。
别的市,那就是别人的手心手背了。
所以朱方亮觉得,阻力并不是在骥二郎的身上,而是在骆民伟他们的身上。
他对此早有准备,正城市局也给了他很高的权限。当然了,前提是确认骥二郎的颅骨复原水平基本真实。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就把底牌给说出来,而是先恭维了起来。
“骆大和骥专家接触的时间最长,关系最亲近,少不了要麻烦骆大你在骥专家面前帮我们说说好话。”
倪文振则帮腔问道:“不知道骆大所说的,骥专家的情况特殊,是个什么情况呢?”
骆民伟沉吟了三秒,还是决定说出来。
“骥专家有犯罪记录。”
“恩?”
朱方亮和倪文振两人大惊失色。
虽然说找罪犯帮忙提供情报,或者是当特情线人之类的角色,为破案提供帮助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这些关系中,罪犯并不会涉及到调查方向和决策相关的事物。
颅骨复原是一种很神奇的技术,能达到骥二郎这种水平,甚至可以说是破案的无上利器。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能锁定死者的身份,给他们确定侦查方向。而如果他们得到的消息有误,那就意味着可能会出现全盘皆输的结果。
不是所有的死者,在通过颅骨复原确定身份之后,都能通过DNA等手段进行鉴定确认。
而罪犯的身份,和有犯罪记录的历史,可以说是信任方面的减分项——身为警察,他们更清楚浪子回头改过自新的可能性极低,大概率是破罐子破摔。
习惯了挣快钱,习惯了走捷进,又怎么可能那么容易的按部就班呢?
“判了多久?”朱方亮还是有些不甘心,抱有一丝期待的问道:“赵大那边说骥专家只有二十多岁,应该是未成年时不懂事,不懂法所以走上了不法的道路吧?”
相比于成年罪犯,未成年罪犯经过劳改教育之后,改过自新的几率要大一些。
骆民伟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如果可以隐瞒的话,他绝对会一直瞒下去。但朱方亮和赵国伟不同,不仅是双方关系相差很多,涉及到了正城市局的资源和案件时,怎么可能不查一查呢?
也是进入了思维误区,一时之间没想那么多,所以才没有在来之前查一查骥二郎的身份证号,只想先确定骥二郎的颅骨复原水平。
对于他们来说,其它的都是次要的。
骆民伟也是因为这一点,才让朱方亮他们赶紧来,甚至以骥二郎正在同时进行四个颅骨复原作业,来充当诱饵。
人不来的情况下,听说了情况之后可能就不来了。人来了,听说了情况就没可能转身离开,面子上不好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