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高到“对历史负责”、“对政治生态负责”的高度。
刘卫东端着茶杯的手指微微顿了一下。
他抬眼看了看郑仪,眼神深处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讶异和审视。
这个年轻人,反应太快,立场太硬,完全不受他话语的引导和软化。
“呵呵,依法依规好,就事论事好。”
刘卫东很快恢复了温和的笑容,轻轻放下茶杯。
“这样才能服众,才能经得起检验。纪委和政法委的同志办案经验丰富,相信能把握好这个度。”
他再次巧妙地将皮球踢回给具体办案部门,自己依然不置可否。
“有副书记您这句话,我们就更有底气了。”
郑仪顺势接过话头,图穷匕见:
“其实今天来,除了汇报工作,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哦?秘书长请讲。”
刘卫东神色不变。
“领导小组工作面广,牵扯部门多,特别是后续可能涉及到一些干部的历史问题甄别、跨区县协调,甚至是一些政策衔接上的空白地带。”
郑仪目光诚恳地看着刘卫东:
“副书记您长期主管过组织和党群工作,对全市干部队伍的情况最熟悉,协调各方关系的经验也最丰富。我想恳请您,在领导小组需要的时候,特别是在涉及复杂人事和跨部门协调的问题上,能够出面帮我们把把关,掌掌舵。有您坐镇,很多难题肯定能迎刃而解。”
这才是郑仪真正的目的!
他以“请教”、“请求支持”的名义,看似尊重,实则是在将刘卫东“拖下水”!
你不是想超然物外吗?
我偏偏要给你戴高帽,把你拉到台前!
如果你答应,那么无形中就被绑上了领导小组的战车,至少在外界看来,你刘副书记是支持甚至参与其中的,这本身就是一种表态和威慑。
如果你拒绝,那就显得太过消极,甚至可能引人怀疑你对查处此案的态度。
这是一个看似尊重、实则暗藏机锋的邀请。
刘卫东脸上的笑容变得微妙了起来。
他深深地看着郑仪,仿佛要重新审视这个年轻的秘书长。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停止了流动,只有茶海上水壶轻微的沸腾声。
几秒钟后,刘卫东忽然笑了起来,笑声爽朗而自然,打破了微妙的寂静。
“郑秘书长啊郑秘书长,你可真会给我派任务。”
他摇着头,语气带着几分长辈对晚辈的无奈和……欣赏?
“我啊,现在是能偷懒就偷懒,就想着清清静静喝喝茶,看看报,给你们年轻人当好后勤,摇旗呐喊。”
他先是自嘲了一番,姿态放得更低。
“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