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郑仪拿起那份红色彩页文件。
“项目卡脖子的问题只强调了外部阻碍(钉子户),却只字不提采取强制手段可能激化矛盾、引发群体事件的社会稳定风险!不提‘容缺受理’对环评、安评等核心安全程序造成的实质性削弱及其长远隐患!”
“这不是报告,是替项目方开路的申请!”
宋运辉额头渗出细汗。
这份报告确实是经开区管委会和四海系方面反复沟通后的产物,经过了张林市长的认可,语气自然是偏向项目方的。
他没想到新秘书长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关键缺漏。
“其次,协调支持方案太模糊。”
郑仪继续点评。
“成立联合工作组?力量从哪里调?法律依据在哪里?可能面临的阻力是什么?应急预案有没有?统统没有!”
“超常规审批机制?怎么‘并联’?哪些可以‘容缺’?法律和政策底线在哪里?一旦出事谁来负责?也是语焉不详!”
“至于财政预拨资金……”
郑仪轻轻敲了敲文件:
“项目主体是谁?自筹资金能力如何?财政预拨后如何监管使用?还款计划是什么?风险敞口有多大?这些核心问题提都没提,张嘴就要五千万?当市财政是提款机吗?”
一连串的问题,直指要害,句句都点在了那份报告最薄弱、最避重就轻的地方。
宋运辉听得冷汗涔涔,连忙解释:
“秘书长批评得对!是办公室前期初审把关不严,我们立刻组织修改完善!确保风险分析更全面,方案更具操作性!”
“不是修改完善的问题。”
郑仪放下文件,目光平静地看着宋运辉。
“这份报告,带着明显的导向性,试图引导常委会做出‘强推项目’的决定,但对可能产生的后果和需要承担的政治责任却轻描淡写,这不符合市委科学决策、审慎用权的要求。”
他做了决定:
“告诉经开区、自规局、发改委。议题暂时不上会。”
“让他们重新组织调研!重点补充以下几个材料:”
郑仪思路清晰:
“第一,北河村128户居民的详细分类情况:多少人已经签约同意?多少人正在协商?多少人抵触强烈?抵触的原因具体是什么?有没有超出政策框架的合理诉求?现有的补偿安置方案是否足够?有没有优化的空间?”
“第二,腾飞二期项目本身,其环境风险和安全风险的详细评估报告!不是简单的一纸结论,要过程数据,要专家论证的原始记录!哪些环节是可以压缩的?哪些环节是绝对不能‘容缺’的底线红线?给我拉出清晰的负面清单!”
“第三,关于资金!让财政局介入,出具一个详细的垫付资金风险评估报告!同时,责成项目主体(四海集团)出具一个明确的自筹资金到位承诺和还款计划!”
“材料不齐,分析不透,这个议题,不上常委会!”
郑仪斩钉截铁,没有任何回旋余地。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