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捷看着这份包装精美、辞藻华丽的报告,微微摇头。
面子工程。
他拿起笔在上面批示,批示内容是先肯定对方的动机,然后指出了其方案的弊病,并为对方指明了下一步正确的工作方向。
有理有据,有破有立,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陈捷放下这份文件,又拿起了第四份文件。
这是镇城建所提交的一份关于“镇区主干道白改黑工程”的可行性报告,计划将原来水泥路面的主干道,全部升级为沥青路面,总投资预计超过两千万元。
陈捷仔细地看完了报告。
报告本身做得非常专业,从技术参数到工程预算,都无可挑剔。
但他却在报告末尾,用笔画了一个圈,然后在旁边写下了一行批示:
“方案总体可行,但请城建所补充论证一个问题:我镇地下管网(包括供水、排污、燃气、电力、通信)的现状如何?是否存在老化、容量不足等问题?未来三到五年内,有无大规模升级改造计划?”
“道路白改黑,是好事,但不能‘前脚刚铺好,后脚就开膛’。必须将路面改造工程,与地下的管网升级工程,进行统筹规划,一次性施工,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财政资金的巨大浪费。”
“请城建所联合水务、电力、通信等相关单位,拿出一份地上地下一体化的综合改造方案后,再提交政府办公室审议。”
这份批示,展现出了一种超越了单个项目本身,进行系统性、前瞻性思考的宏观规划能力。
……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陈捷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
他的笔,在文件上飞快地移动着,时而圈点,时而批注。
对于那些真正有利于安宜镇发展、有利于民生改善的合理申请,他大笔一挥,果断批准,并且,还常常会在后面,附上一些更具建设性、更具前瞻性的补充建议。
对于那些夹带私货、动机不纯、或者华而不实的无理要求,他则毫不留情,一针见血地指出其问题所在,并以不容置疑的逻辑,予以驳回。
陈捷的每一份批示,都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同意”或“不同意”。
那里面,有对政策的深刻理解,有对民情的深切关怀,有对未来的深远谋划,更有对下属工作的一种无形的、高水平的指导。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正午。
办公室的门,被再次轻轻敲响。
是李文军。
他手里端着一个饭盒,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
“陈镇长,已经十二点了,我给您从食堂打了份饭,您先歇会儿,吃点东西吧。”李文军看着依旧在埋头批阅文件的陈捷,轻声说道。
陈捷这才如梦初醒般地抬起头,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
“谢谢你,李主任,你先放那儿吧。”
陈捷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子,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