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下做的。
他也没有直接请求支持,而是用请您把关的姿态,将张玮拉到了和自己同一战线的位置上。
这就不是一个学生向老师求助,而是一个“自己人”在向领导汇报工作。
张玮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这个陈捷,真是越来越上道了。
他拿起那份策划案,只是扫了一眼封面,就愣住了。
《守正创新,继往开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华国法治进程高峰论坛活动策划案(草案)》
标题起得非常有水平。
“守正创新,继往开来”,八个字,既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又彰显了面向未来的姿态,充满了体制内话语体系的精髓。
他翻开策划案,看着看着,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从活动背景、指导思想、目标意义,到组织架构、议程设置、嘉宾拟邀名单,再到经费预算、宣传方案、风险预案……
这哪里是一份“草案”,简直是一份可以直接提交给校长办公会讨论的正式文件!
其逻辑之严谨,思虑之周全,细节之完备,让张玮这个已经留校工作多年的老机关,都自愧不如。
尤其是在嘉宾拟邀名单里,陈捷不仅列出了人名和单位,还在每个人名后面,用括号标注了邀请切入点。
比如,某位老教授,他的博士论文即为相关主题,可从学术传承角度邀请,某位校友,他主管的业务与分论坛主题高度相关,可打回报母校感情牌。
还有某位律所主任,他的律所正在进行校园招聘,有宣传需求。
这种细致入微的考量,展示出了超乎寻常的洞察力和执行力。
“你……这真是你自己一个人弄出来的?”张玮放下策划案,扶了扶眼镜。
“基本是,当然,主要还是得益于张老师您上次的点拨,给我指明了方向。”陈捷依旧把姿态放得很低。
张玮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爱才之情。
锋芒毕露的宝剑,固然锐利,但容易折断。
而一把懂得何时入鞘、何时出鞘,并且剑身上雕琢着锦绣文章的宝剑,那才是真正的国之利器!
“你这个方案,不是初步构想,而是非常成熟的方案。”张玮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你让我给你把关,坦白说,我提不出什么修改意见,我只有一个问题。”
“张老师请讲。”
“这么大的活动,你一个人,或者说仅凭学生会的力量,是撑不起来的,你想过如何获取更高级别的支持吗?”张玮道。
陈捷心中一喜。
他等的就是这个问题。
“想过。”陈捷挺直了腰板,目光灼灼地看着张玮,“所以我今天来找您,不只是请您把关,更是来向组织求援的。”
“我们学生会,人微言轻,但如果我们这个活动,能够得到学院党委的正式背书,以学院名义来主办,那无论是申请经费,还是邀请嘉宾,都将是另一番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