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陈捷,却仿佛没事人一样。
安顿下来的第一周,他几乎没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待过。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串门。
从党政办,到经发办,从财政所,到城建所、派出所,从计生办,到信访办……他把镇政府所有的职能部门,都走了一个遍。
每到一个办公室,陈捷都不谈工作,不提要求,只是笑着跟每一个人握手,然后像个好奇学生一样,问着最基本的问题。
“王主任,你们经发办,平时主要都负责哪些工作啊?”
“刘大姐,你们财政所是不是特别忙?咱们镇一年的财政收入,大概有多少啊?”
“小李,你刚参加工作吧?觉得基层工作怎么样?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吗?”
他能准确地叫出每一个人的名字和职务,就像一个自带亲和力的邻家大男孩,用最真诚、最平等的姿态,迅速地拉近了与每一个普通干部的距离。
一周下来,整个镇政府大院里,几乎所有人都认识了这位年轻、谦和、没有丝毫官架子的新镇长。
大家在路上碰到他,都会主动地、发自内心地喊上一声“陈镇长好”。
陈捷的这种不务正业,看在不同人的眼里,也产生了不同解读。
在普通干部看来,这是新镇长在熟悉情况,是在接地气,是亲民表现。
但在党委书记马东城看来,这却是陈捷在不动声色地,编织一张属于自己的人脉网络,也是在用最快的速度,摸清整个政府大院的“人头”和“山头”。
而对于常务副镇长蒋海山来说,陈捷的这种做法,却是让他完全摸不透路数。
这天下午,陈捷终于结束了他的串门之旅,第一次,主动敲响了蒋海山的办公室门。
“蒋镇长,有时间吗?有些关于后续工作的想法,想跟你交流一下。”陈捷站在门口,脸上带着温和笑容,语气不卑不亢。
蒋海山正在批阅一份关于工业园区土地规划的文件,他抬起头,看了一眼陈捷。
这几天,陈捷的举动他都看在眼里,心中愈发摸不准对方到底想干什么。
他不动声色地合上文件,指了指对面的沙发:
“陈镇长来了,快坐。”
陈捷坐下后,蒋海山亲自给他倒了一杯茶,动作客气,但眼神中依然带着一丝疏离。
“陈镇长这几天,可是把我们镇政府所有部门都跑遍了啊。”蒋海山开口,语气听不出是褒是贬,“怎么样?对我们安宜镇的工作,有什么初步印象?”
“印象很深,感触也很大。”陈捷感慨道,“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咱们安宜镇的干部队伍,是一支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
“特别是蒋镇长,我这几天听得最多的,就是大家对你的夸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