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自己,仿佛亲身参与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让我明白,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陈捷的声音,渐渐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
他拿起桌上那本《毛选》,轻轻地抚摸着封面:
“读懂了这段艰辛历程,再回过头去看那些看似枯燥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就感觉它们都活了过来,都有了温度。”
“也只有到这个时候,我才感觉自己,对那八个字,有了一点点粗浅的、发自内心的理解。”
“哪八个字?”秦振阳下意识地追问道。
陈捷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一字一句地说道: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当这八个字,从这个年轻人的口中,以一种如此真诚、如此厚重的方式说出时,秦振阳的表情,再次恍惚了一下。
这八个字,他听过无数遍,也讲过无数遍。
但从未有哪一次,像今天这样,让他有如此巨大的触动。
他从这个年轻人的话语里,听到的不是空洞政治口号,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与历史共情,与国家共命运的,深刻的思想自觉和情感认同。
秦振阳陷入了长长的沉思。
他看着眼前的陈捷,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看到了那一代人,为了理想与信仰,一往无前的身影。
良久,秦振阳才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情:
“小陈,你在处里工作,感受如何?跟同志们,相处得怎么样?”
这个问题的转变,是如此自然,却又代表着一种根本性态度变化。
他不再是以上级领导的身份,在考察一个下属。
而是在以一个长辈身份,在关心一个自己真正看好的后辈。
“报告主任,一切都非常好。”陈捷实事求是地回答,“研究室工作氛围特别好,非常锻炼人,林处长和处里的各位老师,对我都特别照顾,经常指导我。”
“那就好。”秦振阳点了点头,又问道,“你来这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资料整理和会议纪要,会不会觉得有些屈才?觉得这些工作,太琐碎,太大材小用了?”
陈捷立刻摇头,脸上露出真诚笑容:
“主任,您言重了,我一点都不觉得屈才,反而觉得收获巨大。”
“哦?说来听听。”
“就拿做会议纪要来说吧。”陈捷组织了一下语言,认真地说道,“一开始,我只是把它当成一个简单的记录工作,但慢慢地,我发现,这里面大有学问。”
“特别是参加一些跨部门研讨会,比如上次的医改和经济改革,我坐在角落里,听着来自不同部委的领导老师们,从各自专业和立场出发,进行观点交锋与碰撞。”
“我能清晰地看到,一个政策在出台前,内部存在着多么复杂、多么激烈的博弈,发改委的同志,考虑的是宏观经济效率,卫生部同志,考虑的是社会公平,财政部同志,则紧紧地盯着国家的钱袋子。”
“每个人说的,都有道理,但又都有局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