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入职之后的第一个挑战 (2/2)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他下首。

    对面,则坐着几位来自不同部委,在各自领域都是专家级的人物。

    发改委社会发展司的副司长钱闾,是一个五十岁左右,戴着金边眼镜,气质儒雅但眼神锐利的男人,率先发言。

    他手中拿着一份厚厚的数据报告,侃侃而谈:

    “周主任,各位同事,我认为新医改要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增量改革’,要大胆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机制,盘活现有的医疗资源。”

    “我们不能再抱着公立医院大包大揽的老路子不放,那是一条已经被证明效率低下、难以为继的死路,医疗,首先是一个产业,只有产业发展了,蛋糕做大了,老百姓才能最终受益。”

    他的话语逻辑严谨,数据翔实,充满了经济学家的理性与不容置疑。

    话音刚落,卫生部政策法规司的副司长孙钢就皱起了眉头。

    孙钢是医生出身,对基层医疗状况有着深切的了解,他声音不大,但字字铿锵:

    “钱司长,我不能完全同意你的观点,医疗如果完全产业化,那资本的逐利性必然会导致医疗资源向高端、高利润领域集中,而那些最需要医疗保障的普通百姓、农村居民,谁来管?”

    “医疗本质是人命关天,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它的第一属性必须是公益性,而不是产业属性,政府的责任,是提供公平可及的医疗服务,而不是把这个责任推给市场。”

    两人的观点,针锋相对,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改革路径。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凝重。

    接下来,财政部同志从财政兜底能力的角度,表达了对医疗模式的担忧。

    人社部的同志则从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和部门立场,言之凿凿,但谁也说服不了谁。

    陈捷坐在角落里,一边飞快地记录着,一边冷静地观察着。

    主位上的周海,始终面沉如水,一言不发,只是偶尔用手指敲击一下桌面。

    陈捷明白,周主任在等,在看,在思考。

    这场争论,必须有一个破局者。

    但这个破局者,绝不能是简单地站在某一方,或者粗暴地和稀泥,而是要能提出一个全新的、更高维度的框架,将所有人的观点都容纳进来,并指明一个共同的前进方向。

    会议开了三个小时,最终在一种“达成了一些共识,但主要分歧依旧存在”的典型官方结论中,不欢而散。

    送走各部委的同志,周海将林南东单独留了下来。

    “南东,都听到了吧?”周海揉了揉太阳穴,脸上带着一丝疲惫。

    “听到了,主任。”林南东点了点头,面色凝重,“钱闾他们,还是老一套,什么都想推给市场,孙钢他们又有点理想化,完全不考虑财政压力,这两拨人,根本拧不到一块儿去。”

    “是啊,拧不到一块儿去,但我们的报告,又必须拧出来。”周海眉头紧蹙,“上面等着用,下周一之前,必须拿出一份研究室的初步意见稿,既要体现中央保基本、强基层的精神,又要兼顾改革的活力和可持续性,这个活儿,不好干。”

本章完

权力之巅:从中央选调生开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quanlizhidian0congzhongyangxuandiaoshengkaishi/read/97/106.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