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适。”
这话说得,天衣无缝。
既没有贪天之功,又将自己最亮眼的贡献,轻描淡写地归结为不成熟的想法。
林南东深吸一口气。
捡到宝了。
他拿着提纲,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越看越兴奋。
最后,他将提纲复印了数份,分发给办公室里的其他人,然后一拍桌子:
“都别写了,我们原来的思路,格局小了!”
“从现在开始,所有人都按照陈捷这个提纲来写,老张,你负责第二部分,小王,你负责第三部分……”
“陈捷!”他最后看向陈捷,语气已经从之前的平淡,变得无比郑重,“你,什么都别干,你就坐在我旁边,随时准备给我当参谋,这篇稿子,我亲自来主笔统稿!”
办公室里,所有人都惊了一下。
文稿二处的老笔杆子们,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精英,哪个不是名校毕业,才华横溢?
可现在,他们赖以为生的看家本领,竟然被一个刚来一周的实习生,用一份提纲就给全盘颠覆了。
他们看着那个被处长奉为座上宾的年轻人,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审视,但更多的,是一种属于笔杆子之间,最纯粹的、对于绝对才华的服气。
这就是实力!
在权力中枢,最硬核、最讲道理的,只有实力!
……
夜深了。
中央政策研究室的大楼里,依旧灯火通明。
文稿二处,成了整个综合局最亮的地方。
气氛压抑而高效,除了键盘敲击声和偶尔压低声音的讨论,再无杂音。
陈捷位置被搬到了林南东的旁边,他并没有如林南东所说什么都别干,而是将所有人搜集来的案例、数据、政策文件,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提炼,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将核心观点标注出来,递给正在奋笔疾书的林南东。
林南东写到酣处,有时会为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反复斟酌,眉头紧锁。
“林处,‘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这句话,是不是有点太常规了?”综合局资格最老的研究员老张,凑过来看了一眼稿子,建议道。
林南东也觉得不妥,但一时又想不出更好的表述。
他习惯性地看向陈捷:
“小陈,你有什么想法?”
陈捷放下手中的资料,略一沉吟,轻声说道:
“林处,张老师,我个人觉得,战斗堡垒这个词,更多的是一种战争年代和建设初期的语境,放在新时代社会治理的背景下,是不是可以更突出它的引领和服务功能?”
“比如说,改成‘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和能力引领,将其打造成为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坚强核心’,这样会不会更贴合我们三治融合的整体基调?”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