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徐有为听了,犹豫了一会,说:“既然他这么想汇报,那就安排一下,让他明天上午八点过来吧。听听他对全市林业工作的思路也好。”
第二天一早,甘思苗就来了。
徐有为还没有到。
见到吴志远,甘思苗紧紧握住他的手,满脸堆笑:“志远啊,这次真是太感谢你了!徐书记工作这么忙,还能给我这个当面汇报的机会。”
吴志远笑了笑:“您是我的老领导,能帮上忙我肯定尽力。”
在官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这就是吴志远在受到甘思苗打压后,不但不记仇,还要帮他一把的原因。
甘思苗低声说:“志远,待会儿汇报,你有什么建议?徐书记最近比较关注哪些方面?”
吴志远略一沉吟,说道:“徐书记最看重的是务实和担当。
汇报工作时,关键在于思路清晰,数据扎实,既要讲成绩,也要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切实可行的打算。
特别是要结合龙城绿色发展的大战略,突出林业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甘思苗点头道:“好的,我记住了,绿色发展、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
吴志远看了看时间,提醒道:“甘局,徐书记应该快到了。您再准备一下,放松心态,如实汇报就好。”
徐有为来了。
甘思苗连忙上前问候。
看得出来,他有些紧张。
甘思苗五十岁,徐有为四十二岁,但官场上的尊卑不是看年龄,而是看职务和权力。
甘思苗汇报了有十几分钟。
离开后,徐有为将吴志远叫到办公室,说道:“志远,你的这位老领导精通汇报技巧,知道领导想听什么。
但他最大的问题,是心思太多用在做人上,而不是真正用在做事上。
他今天来,主要目的不是汇报工作,而是来表态,来站队,来试探我对他的态度。”
徐有为话锋一转:“志远,你知道历史上,有些皇帝或者高明的政治家,为什么明知某个官员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却依然会重用甚至提拔他吗?”
吴志远思考了一下,回答道:“可能是因为这个人有某方面突出的才能,不得不用?或者,是为了平衡朝中各方势力?”
徐有为微笑道:“你说对了一部分,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掌控’二字。
比如宋徽宗时期的宰相蔡京,此人名声不好,但最初提拔他的宰相韩忠彦,看中他与政敌曾布有仇,且有手段,想利用他来打击对手。
这是政治斗争的需要,为了制衡对手,有时不得不启用有问题的能吏。”
徐有为接着说:“抛开这些极端的例子,即便是在正常时期,上位者用人的玄妙也在于此。
一个德行完美无缺、能力超群、毫无把柄的官员,对上位者而言,有时反而难以绝对掌控。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