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鸟他,莫说巡抚了,就是总督也得靠边站。
赵安打算让老宋先当一个散州知州,过个两三年再帮其弄个实权知府。
代理布政也是布政,布政使是有权力向朝廷举荐破格提拔某人任职的。
从五品的散州知州不在吏部规定的四品红线范围内,即知州这个职务只要地方督抚、布政愿意举荐,吏部基本不会驳回。
要是在江苏把一个八品教谕举荐为知州,难度相当大,清朝开国一百多年来除了现任四川总督李世杰是被当时的总督、巡抚联名从一个九品巡检破格举荐为五品知州,再无其它例子。
因为,江苏那边富,每一个实权岗位都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没有强有力的后台背景是不可能坐火箭上来的。
安徽则不同,穷的叮当响,吏部选官时候补之人都不愿意到安徽做官,更何况现在安徽灾情严重,简直就是架在干柴上的大锅,一有火苗就会沸腾。
估计这会安徽不少官员都急着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所以,只要操作得当,赵安是可以帮老宋直接运作成知州的。
处不处的直接看不上,得上厅的强度。
如此,既满足了老宋的进步要求,又省下一笔吏部捐银,还能实现对安徽官场的渗透,赢麻了。
麻烦在于老宋是扬州甘泉县的教谕,赵安是安徽的代理布政,一个是江苏小官,一个是安徽大官,制度上没办法直接把老宋从扬州调到安徽来。
借调都没法借。
赵安想了想直接吩咐老宋回去后就把教谕辞了,然后卷铺盖到他这个代藩台大人手下做事。
在老宋惊喜目光下,直接拍板:“过来后我先任命为你藩司经历官,先帮我救灾,攒下功劳回头我好帮你往上报。”
藩台衙门的经历司相当于藩台办公室主任,负责文书收发、档案管理及日常行政事务。
换个说法就是藩台大秘。
这个职务过往一般是由州判升任,干的好的话则能迁升知州、外府通判。
只要“老领导”不倒,升知府、按察就是时间问题。
老宋一个辞了教谕的举人能直接出任藩台大秘?
能。
赵安说能就能。
大清各大衙门、地方衙门的属员是允许正印官自行招募的。
前提是学历够。
老宋是举人,这个学历可以任职六品官。
不过属于横空出世,把原本位置上的那位给挤掉罢了。
这也没什么好埋怨的,一朝天子一朝臣,没理由前任用的大秘现任要接着用的。
除了经历司,藩台衙门常设科室还有着负责审计财政的照磨所,负责复核刑名案件的理问所,另外则是管理藩库的库大使。
这些要害岗位赵安肯定要一一换上自己人,只不过他现在都没上任,而且安徽现在情况复杂,也不合适一上任就搞系统清洗,得慢慢来,动作不能太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