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还藏着些许难以掩饰的优越与抗拒。
他们有不少是被长辈“强行”带来的。
在他们看来,离开京州、沪市,来到这么一个“村办学校”,简直就是一种发配。
“这就是教室?也太简单了吧,连个投影仪都没有,就一块黑乎乎的屏幕?”
一个从沪市顶级国际学校转来的男生,小声地对旁边的同伴嘀咕,语气里满是失望。
“是啊,我原来的学校,每个座位上都有独立的学习终端呢。”
他的同伴撇了撇嘴,一脸的意兴阑珊。
然后,这种失望与嘀咕,在第一堂课开始后,就彻底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毕生难忘的震撼,与随之而来的极致狂热。
一上午的时间,对于这群学生来说,仿佛经历了一场光怪陆离的奇幻梦境。
当放学的铃声响起时,所有学生,无论是村里的孩子,还是那些从大城市转来的天之骄子,脸上都带着同一种表情——
那是认知被彻底碾碎重塑后的呆滞与茫然。
短暂的寂静后,教室里爆发出海啸般的尖叫与议论声。
“疯了,我一定是在做梦吧,这真是现实能有的学校!?”
“我的天!我感觉我今天一上午学到的东西,比我过去一个月学到的都多!”
“这哪里是上课?这简直就是直接把知识往脑子里刻啊!”
那些转学来的“天之骄子”们,此刻再也没有半分的优越感。
他们一个个围在一起,激动地交换着上午的“见闻”,每个人都语无伦次,但眼神里的光芒,却前所未有的明亮。
没人再去管教室简不简单,没人再去比较硬件设施。
所有人都被这种前所未有的,堪称神迹的教学方式,彻底征服。
放学后,这股被压抑了一天的震撼,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这些转学来的孩子们,第一时间就拿起手机,联系上了自己以前的同学和朋友。
最初,他们只是想炫耀,想分享这种匪夷所思的经历。
于是,一些零零碎碎,但足以颠覆认知的信息,开始在各个名校的学生圈子里扩散开来。
最初,收到这些消息的学生们,第一反应都是嘲笑。
“哈哈,这是不是被下放傻了,还触摸光线,他以为自己在演科幻片?”
“就是,还梦回大唐,他怎么不说自己跟李白喝了顿酒?”
然而,当越来越多不同的人,从不同的渠道,都收到了内容大同小异,但细节却惊人一致的描述时,情况开始变得不对劲了。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如同无数条涓涓细流,开始汇入互联网这条大河。
一条,两条,十条,一百条……
一股寒意从无数正在窥屏的网友背脊升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