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保卫国家。”
小李摸了摸他的头:“好啊,以后想当兵,叔叔帮你报名。”
陆宇轩掏出小账本,坐在战士旁边算账:“叔叔,每支青霉素能治一个伤员,5000支就能治 5000个,要是每个伤员能救三个战友,就能救 15000个战友,是不是很厉害?”
战士们都笑了。赵队长点头:“宇轩这孩子真会算账,说得对,你们生产的每支青霉素,在前线都能救很多人,你们也是在为国家做贡献。”
吃完饭,战士主动收拾碗筷,小李还教陆星辰叠军被。他把被子平铺在桌上,用手量着尺寸,叠得方方正正像豆腐块。陆星辰学得认真,跟着一步步做,虽然不如小李整齐,却也有模有样。
“叠军被得有耐心,边角对齐才好看。”小李边教边做。
陆星辰点头,又重新叠了一遍,这次整齐多了。他高兴地说:“谢谢叔叔,我以后每天都叠军被,像解放军叔叔一样。”
接下来几天,五个战士每天在车间学操作。他们学得认真,从提取药材到包装,每个环节都反复练,不懂就问苏瑶和小张,直到完全掌握。苏瑶也毫无保留地教技术,还把生产流程和注意事项写成手册,每个战士送一本。
这天下午,药厂接到通知,首批 5000支青霉素要送往前线。工人赶紧把包装好的青霉素装进木箱,每个木箱都印着“支援前线,保家卫国”。战士也来帮忙,动作麻利地把木箱搬上卡车,很快就装完了。
临行前,赵队长递给苏瑶一封厚信:“这是前线战士写的感谢信,他们听说你们为了生产青霉素天天加班,特意写的,让我转交给你。”
苏瑶接过信,心里满是感动。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张张写满字的纸,有的字迹工整,有的潦草,显然是在战斗间隙写的。有个叫王磊的战士写:“谢谢苏主任和药厂同志,你们的青霉素救了我的命,我一定好好打仗保卫国家,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还有个年轻战士写:“以前不知道青霉素怎么生产,现在知道你们这么辛苦,我一定珍惜每支药,用胜利回报你们的付出。”
苏瑶看着这些朴实的话,眼眶都红了。她把信小心折好,对赵队长说:“请转告前线战士,我们会一直支持他们,保证源源不断供应青霉素,让他们在前线安心打仗。”
“我一定转告。”赵队长点头敬礼,“我们走了,等前线传来好消息,再来看你们!”
卡车慢慢开动,战士向苏瑶和乡亲们挥手。苏瑶和乡亲们也挥手,直到卡车消失在山路尽头。
回到药厂,苏瑶把感谢信贴在办公室墙上。乡亲路过都要进来瞅两眼,有的还让苏瑶念。李寡妇听了抹着眼泪说:“这些战士太不容易了,咱们以后更要好好生产,多给他们送药。”
二柱子也说:“以后我家药材优先卖给药厂,多少钱都卖,只要能帮到战士们。”
苏瑶看着墙上的信,又看门口的牌匾,心里很踏实。她知道药厂责任更重了,既要为乡亲谋福利,还要为国家做贡献。大家齐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这份军民同心的情谊,才是最宝贵的。
傍晚陆战野回来,听说挂牌和送药的事,高兴得不行:“我就知道你能行!咱药厂现在是军工单位,以后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出半点差错。”
“我知道。”苏瑶点头,拉他到办公室,指墙上的信,“你看,这是前线战士写的,他们还等着咱们的药呢。”
陆战野仔细看信,眼里满是感动:“这些战士是好样的,咱们也不能落后。以后我多帮你盯生产,保证每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