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市场。
一旦打开局面,AMC的生存环境肯定会有很大的改善。
只是可惜的是这个合作,一谈就是谈了好几年,等到AMC被克莱斯勒收购了,才开始真正的合资生产汽车。
AMC算是完美的错过了最佳的时机。
“秦局,国外的汽车技术确实是比我们要先进很多,这一点我们得承认。”
“不过AMC也不是来做慈善的,人家不会轻易的把技术转让给我们。”
“相反的,到时候如果我们新款BJ212很受欢迎,指不定对方还会想着使用什么法子来打压它。”
“所以对于跟AMC的合作,我觉得汽车局这边还是要慎重。”
于公于私,江辉觉得自己都要提醒一下。
江辉不是做慈善的,美利坚人更不是。
AMC的合作条件,肯定不会那么的好。
哪怕是人家现在的局面不是很好,也不会轻易的妥协。
“我们也知道双方的合作肯定会有许多问题,毕竟国内改革开放刚刚开始,谈判从可行性分析,到产品规划,到生产模式,再到股比分配,每一步我们都要反复向各部门汇报,中间有一道坎就要拖很久。”
“而AMC最担心的,则是我们缺少合资相关法律细则,会不会没有办法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
“并且,我们希望借合资公司在首都周边建立完备的汽车生产体系,降低外汇依存,目标是国产化。”
“而AMC对于国产化并不感冒,CKD他们也一样赚钱,而我们更渴望得到技术图纸和生产指导。”
“这些矛盾,肯定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甚至都不是一年半载可以解决。”
秦浩倒也没有指望现在跟AMC接触一下,就能立马实现双方的合资。
这个过程肯定是比较漫长的,所以他才愿意拿出来跟江辉说。
因为迟早江辉就要知道的,甚至AMC的专家们,很快也要来首都汽车制造厂参观了解情况呢。
两人就国际汽车市场以及各个国际汽车巨头是否有可能跟华夏合作的事情,深入的讨论了半个多小时。
这倒是让在旁边会议室等待的郑海明和陈奇心痒痒的。
“陈总工,你对小江比较了解,这一次秦局长专门过来考察,似乎是冲着他而去的啊,这段时间小江难不成又搞出什么大事情出来了?”
郑海明吸了一口烟,慢慢的吐出烟圈,然后转头看向了陈奇。
在首都汽车制造厂,江辉一定程度上是被认为是陈奇的人。
事实上,只要是上了科长级的领导,大家都会去潜意识的给你打一个标签,把你分成是哪个领导的人。
“小江这段时间都在忙着新款BJ212的事情,按理说也没有搞什么新的动作啊。”
“一定说有什么动作,那就是他每周都没有停止给一机部那边翻译外文资料。”
“听说从英文资料到日语资料,甚至是德语资料,他都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