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营地的路上,一边消化着刚刚得到的信息。
显然,这个世界的‘施里芬计划’,确确实实是某种威力加强版。
除了在右翼的兵力上得到了加强外,在至关重要的机动能力上,也得到了极大的补足。
根据莫林穿越前,所研究过的相关战史来看,那个世界的施里芬在离任前,除了留下那句著名的‘不要削弱右翼’的指示外,其实还特别强调了另外一点.
那就是,要让陆军尽快实现大规模的机动化。
为担任突击矛头的部队,提供足够数量的新型车辆,至少应达到供给六到七个军的准备数量。
如果这一方案能够得到落实,将大大提高德军右翼的整体机动性和冲击速度。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情况因为总参谋部继任者们的忽视,导致在战争爆发时,德军并未拥有足够的车辆来支持这一宏伟的计划。
在脱离了铁路线之后,部队的作战范围因为补给的原因,基本被限制在了四十到六十公里之内。
虽然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一些猛男部队,将这个范围硬生生扩大到了一百六十公里.
但这对于部队的体能和后勤来说,显然是一种极其严峻的考验和折磨。
不过眼下这个世界,也许是因为辉晶工业的蓬勃发展,也许是因为其他莫林所不知道的原因,萨克森帝国陆军总参谋部,竟然没有忽视‘机动性’这一点。
“搞不好这个世界的‘施里芬计划’,还真有可能要成功了啊”
莫林的心中,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8月6日,下午。
就像鲁登道夫说的那样,浩浩荡荡的车队,陆续抵达了教导突击营的驻地。
六十辆崭新的军用卡车,排成壮观的长龙,停在了列日要塞核心区外的空地上。
教导突击营的士兵们,全都围着这些钢铁巨兽,好奇地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我的天,这就是卡车吗?比马车大多了!”
“听说接下来我们要可以坐这个去打仗?”
“那可太舒服了,不用自己走路了!”
士兵们的脸上,大多是兴奋和新奇。
而莫林、克莱斯特和一众连排长们,看着这堆大家伙,却是一个个都愁眉苦脸。
“长官,物资和人员怎么分配?哪个连坐哪几辆车?”
“弹药和油料要分开放置吗?万一被炮弹击中怎么办?”
“行军序列怎么排?机枪小组和步兵要分开吗?”
各种各样的问题,向莫林飞来。
即便集团军那边派来了一名经验丰富的辎重军官,来协助他们进行整备,莫林依旧感觉一个头两个大。
他现在总算体会到,什么叫‘幸福的烦恼’了。
指挥一个传统的步兵营,和指挥一个摩托化步兵营,完全是两个概念。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