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8章港务处的茶道 (5/9)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

    深夜的牢房弥漫着霉味。林默涵靠在冰冷的墙壁上,用指甲在砖缝里刻下摩斯电码。这是他和弟弟约定的最后联络方式,如果默远能看到这些划痕,就会知道他被关押的位置。

    “哥!“铁门外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林默涵扑到栅栏边,看见林默远穿着宪兵制服站在走廊尽头,左眼的纱布已经换成新的。“你怎么......“

    “我现在是宪兵队少尉,“默远的声音压得很低,他迅速打开牢门,“快走!孙立人明天就要提审你。“

    林默涵跟着弟弟穿过迷宫般的走廊,每一步都踩在记忆的碎片上。1947年南京街头,少年默远也是这样拉着他狂奔,身后是追捕的特务;1949年上海码头,弟弟塞给他的那包银元硌得胸口生疼;现在,这个曾经在作文里写“要做哥哥那样的人“的少年,正带着他逃离国民党的监狱。

    “你的眼睛......“穿过铁丝网时,林默涵摸到弟弟缠着纱布的左眼。

    “被流弹擦伤的,“默远轻描淡写地带过,“在舟山群岛撤退时。“他突然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掏出个油纸包,“这是赵大海托我转交的。“

    油纸包里是半管“美孚“牙膏,尾部有三个指甲刻痕——这是情报安全送达的暗号。林默涵拧开牙膏管,在月光下看见夹层里的微缩胶卷完好无损。

    “赵大海是自己人?“林默涵震惊地看着弟弟。

    默远点点头,左眼的纱布在夜风中飘动:“他是'海燕'计划的备用联络人,我们故意让他'叛变',就是为了让你拿到这份真的布防图。“他突然抓住哥哥的手,掌心的老茧硌得林默涵生疼,“哥,组织决定让你完成最后一步——把胶卷送到厦门。“

    铁丝网外传来巡逻队的脚步声。默远将一支钢笔塞进林默涵口袋:“这是微型相机,拍完军演就去旗津渔港,有艘'大福'号渔船会送你出海。“

    两兄弟在黎明前的薄雾中拥抱。林默涵摸到弟弟后背的伤疤,纵横交错像张地图。“照顾好自己,“他在默远耳边轻声说,就像无数次送别时那样。

    “哥,“默远突然叫住他,“妈......她去年冬天走了。“

    林默涵的脚步顿住了。他想起母亲总在灯下缝补衣服,想起她塞在书包里的煮鸡蛋,想起1949年离别时母亲站在码头,白发在风中飘动如旗。这些画面突然碎成雪花,纷纷扬扬落满记忆的荒原。

    “告诉妈,“林默涵的声音哽咽了,“我完成任务就回家。“他转身冲进晨雾,没有回头。身后,林默远举起右手敬礼,直到哥哥的身影消失在街角——这个动作,他在镜子前练了整整三年。

    军演前夜

    6月14日的高雄港笼罩在紧张气氛中。美军第七舰队的“安提坦“号航空母舰停泊在主航道,舰载机在湛蓝的天空中划出白色轨迹。林默涵混在码头工人中搬运木箱,帆布帽压得很低,眼角却始终锁定着舰桥上飘扬的星条旗——那里是布防图上标注的指挥中心。

    三天前从监狱逃出来后,他就以“陈阿水“的身份混入美军后勤服务队。这个身份是默远用宪兵队档案库的空白文件伪造的,连指纹都做了特殊处理。此刻他工作服口袋里,那支钢笔相机的金属外壳正硌着肋骨。

    “嘿!苦力!“一个美国水兵用生硬的中文喊道,他指着甲板上的缆绳,“把那个搬到仓库去!“林默涵点点头,弯腰时悄悄按下钢笔顶端的快门。相机镜头藏在笔帽的铜环里,取景器通过反光镜投射到笔身的磨砂玻璃上——这是上海地下党研制的“钢笔三号“,1948年他在南京路绸缎庄用过同款。

    搬运缆绳时,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qianfutaiwan0haiyandeshiming/read/97/2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