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秭归疑云 (3/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站住!”

    他们刚退到路边,便听得一声大喊。

    并非是叫他们,而是其中一名差人忽然拔刀,拦住了那帮蜀人商队。

    “差爷,怎么了?”

    “检查!”

    “这…您通融一番。”

    商队领头者,是一名中年汉子。

    个头不高,身穿破旧粗布衣衫,白布缠头。

    “川西男女白缠头,此俗相传念武侯。”

    这是蜀中汉人服饰特点,相传是纪念诸葛武侯,一直流传到现在。

    虽是平民打扮,但无论从其体型还是步态,都能看出是个练家子。

    他一脸谄媚,操着巴蜀口音官话,连忙上前说好话,还偷偷从怀中取出几两银子,想要塞给差人。

    然而,几名官差却丝毫不给面子。

    啪!

    为首的官差挥手打掉他手中银子,怒骂道:“你们鬼鬼祟祟,一看就有问题,排查,都给我老实待着!”

    说着,打了个眼色。

    两名手下当即上前,一人端起手中长枪,另一人则牵着猎犬,在几辆大车旁边绕来绕去。

    “汪汪汪!”

    忽然,猎犬对着其中一辆木车狂吠不止。

    持枪的官差二话不说,直接上前一捅。

    木板大车下方应声碎裂。

    哗啦啦!掉出了许多白色块状物。

    是食盐!

    李衍看到后,丝毫不觉意外。

    他方才便察觉不对,暗中运用神通,已闻到后方车队内大量食盐的味道。

    这帮人都是私盐贩子。

    大宣朝盐政,前期是开中法,如今是纲法。

    所谓“纲法”,便是将持有盐引的商人编为纲册,没有入纲的商人,则不许经营盐业。

    而且,还必须到指定盐场,不得越界侵销,运输过程中,各种查验手段极其严苛。

    此法一出,立刻造就不少豪商。

    基本都与当地官员有牵连。

    当然,天下间从来就不缺钻空子的人,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盐纲这东西为官商把控,同时也出现了各种私盐贩子,常是江湖中人。

    比如关中有些出名刀客,便是贩卖私盐谋生。

    “动手!”

    眼见难以善了,这帮蜀中私盐贩子纷纷从腰间拔出匕首,还有两人从木车中抽出长刀。

    然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泼刀行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podaoxing/read/97/80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