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刑拘张树森 (4300字) (2/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绪几乎崩溃,他徒劳地挥舞着双手,试图辩解,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冷汗,“我那晚上哪儿也没去!我吃完饭看了会儿电视,不到九点就睡下了!我一个人住,没人能证明,但我对天发誓,我真的没出门,更没杀人啊!”

    接下来的审讯,陷入了一种激烈的拉锯状态。

    张树森一再苍白地辩解自己无罪,反复陈述他那无法被证实的“不在场证明”——一个独居老光棍,吃完晚饭,看看电视,早早睡下。

    而在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的刑侦实践和普遍认知中,当警方认为你具有重大嫌疑时,提供不了不在场证明,本身就会被视为一种不利的证据,一种“心虚”的表现。

    “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和“命案必破”的压力下,有时会变得模糊。

    与此同时,章恒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也知道张树森被带回并正在接受审讯的消息。

    但他并没有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这件事上。尽管直觉一次又一次清晰地告诉他——张树森不是凶手——但在缺乏直接证据反驳的情况下,他只能将这份疑虑暂时压下。

    他的思绪,更多地沉浸在对案发现场那两个关键物证的分析和推演中。

    那个独特的脚印,那根意外的短发,反复在他脑海中盘旋。

    他闭上双眼,试图依靠那种玄妙的直觉和严密的逻辑,在脑海中一次次地勾勒凶手的模糊影像:

    男性,三十岁出头,正是一个人性情最为暴烈、体力处于巅峰的时期;身高大约一米七,不高,但足够敏捷;体重七十公斤左右,敦实,强壮,臂力惊人,才能挥动钝器造成那种可怕的颅骨损伤……也许常干体力活,或者有过类似的经历,眼神里应该带着一种对社会规则的漠视和潜藏的危险……

    可惜,他终究不是神仙,无法凭空“看”到凶手的具体面容。这让他感到一丝焦灼。

    更让他心情沉重的是,外围的设卡排查和大规模的走访工作,如同石沉大海,没有发现任何符合他推断的“外来可疑人员”。

    这反而印证了他的另一个判断:凶手具备很强的反侦察意识,作案后没有停留,没有慌乱,而是选择了最冷静、最快速的方式逃离了现场,甚至可能早已远遁,离开了白云市的地界。

    如果真是这样,案件侦破的难度将呈几何级数上升。

    能否在茫茫人海中揪出这个幽灵般的凶手,就连章恒自己,心中也第一次感到了些许的没底。

    时间很快到了张树森被带回分局的第二天。

    按照法律规定,传唤询问的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

    上午十点刚过,胡志华副局长再次召集了案情分析会。

    还是那间熟悉的会议室,此刻坐了二三十号与案件相关的负责人和骨干,气氛比前一天更加微妙和紧张。

    胡志华坐在主位,面色凝重地主持会议开场:“同志们,嫌疑人张树森昨天被带回,目前已经过去了将近20个小时。”

    “法律规定的时间不等人,李鹏威同志这边提出,基于目前掌握的情况,要求立即对张树森采取刑事拘留措施,下面,请鹏威同志向大家介绍一下最新的情况和理由。”

    李鹏威此刻看上去精神焕发,颇有一种扬眉吐气、大局已定的感觉。他挺直了腰板,清了清嗓子,声音比平时洪亮了不止一分,带着一种即将锁定胜券的自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破案,我的直觉强得可怕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poan0wodezhijueqiangdekepa/read/97/14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