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舰、春雨级驱逐舰、高波级驱逐舰,新增亲潮级潜艇6艘,新增3艘日向级直升机航母建设计划,服役舰船总排水量依旧是30万吨。
参考北美舰船服役周期近30年的标准,倭岛舰船服役周期仅为6~8年。
假设退役后的战舰,全都在养护,等到战时,倭岛战舰总排水量不少于200万吨。
论吨位,仅次于北美的390万吨。
就连万年老二-冰熊,也难望其背。
因为冰熊可以开动的战舰,加起来不过80万吨,并且许多不一定有匹配的弹药。
而东方战舰总排水量…
三艘小东岳级万吨大驱,加起来约4万吨。
忽略老式战舰,忽略老式潜艇,再加上自研的052系列等等,差不多40万吨。
并且现代化改装率,不足60%。
像两艘东岳级、三艘阿利伯克级、众多三系商改运输舰,包括眼前的818电侦船,这全都是集体的东西,不属于任何单位。
现在用40万吨总排水量,巡防整个亚太,还要面对一心想要重返亚太的北美,以及面对卧薪尝胆的倭岛,由此可见东方的压力有多大。
所以空部猛虎非常重视此次行动,亲自跑来指挥。
万万没想到,详细的情报+影响雷达的狂风暴雨+内线人员帮忙,依旧打草惊蛇,令2艘准航母-1.8万吨直升机驱逐舰给跑了。
只抓住一艘1.4万吨,一艘1.6万吨的两栖登陆舰。
当然,对东方来说,如此战果依旧不可思议。
毕竟是在倭岛和北美的眼皮子底下,拖走了两艘‘封存’的现代化战舰,相当于白捡20亿美刀和三五年的建造周期。
空部猛虎长吐一口气,“返航海参崴三系港口。”
一天后。
其走下818电侦船,以三元农业安保处副负责人的身份,和北美外军参谋的名义,登上直飞地中海突尼斯北美基地的三系银河商务机。
…
9月9号。
利比亚战役爆发。
此次战役的深层原因,是早在里根时期,北美就在利比亚发现了黄金和原油,为此,身为北美副总管的老布,推动了美利战争(1986年)。
当时,虽然北美采用了现代化战术,仅用11分钟结束战斗,但在欧洲和毛熊的干扰下,北美并未实现进入非洲的战略。
后来老布转正,忙着攻略海湾地区,克林上任,又忙着攻略亚太,利比亚便幸存下来。
现如今,北美拿下伊拉氪,却被封锁波斯湾,导致海量原油运不出来,被迫低价转让给余三元。
而欧佩克亲三,西亚局势又乱成一窝粥,北美若想赚钱,以及通过非洲战略扼制三系发展,拿下利比亚就成了最佳选择。
尤其卡菲扎拿某个岛屿刺挠东方,东方一气之下,给北美的提议投了弃权票,这对北美来说,可谓百年来做尽坏事,破天荒的头一次没被一票否决。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