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方案优化:分级辐射转化,α\/β辐射→热电材料→γ辐射→光伏材料。]
[方案优化:微型模块设计,参照空间核电源(如RTG)实现10W\/kg级功率密度。]
[相关建议:钍是一种放射性的金属元素,它的储量几乎同铅一样丰富。钍在核反应中可以转化为原子燃料铀-233,所储藏的能量,比铀、煤、石油和其他燃料总和还要高,并且对发动机损坏极小,几乎无需保养。]
[相关建议:考虑到人类对辐射的惊慌程度,不如先投入航天,再投入航空,然后投入航海,进而商业化,制造核能汽车,该过程,参考我方当前整体实力,有望在2030年量产钍燃料汽车。]
余阳琢磨琢磨,把运输量1000吨的超大型飞机设计方案,录入进去,“能否做成核动力飞机?”
[结果已经给出,请不要重复询问过于复杂的问题,爷··小弟很忙。]
“···”
其实余阳对核动力汽车,并不感兴趣。
他想要的是一套大马力能源转换装置。
用于实现虚假的大飞机,或虚假的大轮船,或虚假的大飞船。
让北美以为自家真有。
但拥有核动力实验车的冰熊,以及拥有核动力实验机的欧盟资本,知道自家最擅长什么,明白一旦给了自家这些东西,双方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甚至不再把它们当‘朋友’。
所以,面对自家拿出来的诱饵-三系培育舱、三系电子管,冰熊和欧盟宁愿倒贴资源和传统技术,也不远提供相关核能技术。
现如今···
“还是联邦资本义气啊,到现在了,依旧在送。”
余阳当即联系利斯镇核电厂,开启相关研究。
要求只有一个,甭管技术有无缺陷,甭管技术成本是否过高,只要令大飞机升空,令大飞船进入太空,就算成功。
等忙完之后。
其根据关键词,检索北美误导自家的相关帖子。
一款‘倾转旋翼机’的设计方案。
图文中是一个‘十’字形的飞机。
机翼两侧各有一个螺旋桨。
其起飞过程,与直升机没什么区别,时速约320km\/h。
但升空后,随着向前飞行,螺旋桨会逐渐倾斜,直至变成类似民航那种螺旋桨飞机的形态,时速可达520km\/h。
其中‘十’字结构,可以构成翼地效应,在低空环境中降低燃油消耗,增加作战航程。
详细方案——需支付500万美刀。
“这···这该不会是真·技术吧?”
自从平东科技局在论坛开启‘卖技术、卖情报’的先例,越来越多的势力跑来凑热闹。
以至于相关版块被誉为:技术3.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