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三一豆油厂 (2/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

    总的来说,工业水平达不到,你根本做不出多么高端的豆油。

    当然,东方消费水平不高,人们也消费不起高端豆油。

    但三元农业可以量产植物基油墨,说明三元农业掌握了一整套特殊的压榨、过滤、精炼技术。

    并且他们在三元化工尚未建成的时候,一个季度可以搞定‘200吨油墨,15吨颜料,350吨油彩,300吨水彩’。

    这意味着三元农业即便失去三元化工,依旧拥有强大的产油能力。

    而三一大豆,豆味十足,产出的豆油,品质更好。

    试问ADM在豆油领域,拿什么围堵三元农业?

    所以找到豆油厂,再想办法干掉豆油厂,就成了ADM当前必须要做的事情。

    然而菲利普斯逛遍整个三元厂区,始终没能找到豆油厂在哪。

    甚至以偶遇的方式,找到豆油厂的投资者范涛,再传授对方一些绘画技巧,然后表明想去豆油厂瞧瞧……

    “艺术家先生,说出来您可能不信,钱我花了,厂子在哪,我真不知道。”

    “……”

    ……

    砖窑办公区,练功房。

    上午7点。

    佛陀庙的老主持,准点前来传授‘禅悟’。

    得益于佛陀庙的‘苟’,这套起源于浮屠祖师的修心之法,自古到今,并没有太大改变,可谓原汁原味。

    而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余阳也知晓了浮屠祖师的来历。

    其本是王屋山的练气士,由于当时民间的道教,经过黄巾起义的洗礼,只剩张鲁投靠朝廷后,被阉割的五斗米教。

    而五斗米教保留的全是适合统治者需要的神仙之术,并没有养生之法、金丹之法,该练气士便前往西昆仑,寻找长生之道。

    在这个过程中,其犹如影视作品中的张无忌,在一個山洞里捡了一块写满梵文的羊皮布。

    经过十多年的翻译,该练气士终于搞懂上面写的是浮屠经。

    浮屠经记载了释迦牟尼的许多特殊体态特征,包括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姑且算是佛的标志。

    如果用修仙体系解释,你炼成这样,即可为佛。

    于是练气士更名‘浮屠’,用十年的时间,练出了青丝发髻、钢铁胸膛、赤铜指爪……最终在隋朝末年,突厥大举南下的时候,于军阵中立地成佛,证得浮屠阿罗汉果位。

    余阳不想炼成妖怪的模样。

    其跟老主持学习禅悟,只是平静心神,以便应对ADM接下来的操作。

    所以每次倾听经文,都是左耳进,右耳出。

    不曾想,今天讲述的竟然是浮屠祖师年轻时,在寻仙问道过程中,掌握的草药本领。

    “老主持,难道乡卫生院的老中医,是从您这学的?”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农业狂魔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nongyekuangmo/read/97/66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