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李家庄的染坊,叶霓也是老主顾了,对方一见她来,就乐呵呵的。
“哟,三娘来了呀。”
“是哩,新拿了一批羊毛来。”这染色的价钱她也多次打听过,还是觉得李家庄的靠谱,对方售价不高不说,染出来的羊毛也好。
那掌柜的道:“最近又进了些新的染料,三娘要一道看看么?”
“好,正巧我这次带来的羊毛也不少。”
……
等选好颜色说好价钱,天还亮堂着,叶霓也不着急了,驱着自己的驴车就慢悠悠地欣赏起了风景。
谁知叶霓路刚走一半,就被一个赶着马车的外地车夫拦住问路,抬头一看,只见那车夫长得虎背熊腰,穿着交领短打,还一脸的胡子拉碴。
若非对方看着热情憨厚,叶霓本不会回应对方的搭话。
“敢问女娘,你可知一个名叫腐竹的吃食?”
她点点头,“我知,此去再走二十多里,差不多就到了。”
这时候马车上的车门被打开,从里面探出一个身着长袍头戴方巾的健朗青年,他问叶霓道:“你可知仓河村的叶三娘?”
叶霓点点头,说道:“我便是那叶三娘。”
听她这么说,那赶车的壮汉顿时朗声大笑起来:“哈哈哈!可真是巧了!原来你就是那叶石娘啊!
叶霓:.....
如今虽说距离豆腐诞生过去了大半年,但其实豆腐的热潮一直没过去,不过是村人们最近忙着农活,家家户户产出的豆腐变少了,不信你看那赵氏在汴州开豆腐坊,虽说人人都道他家的豆腐没有仓河村的好吃,但前往去买的人还是只多不少,由此可见,其实真的吃到豆腐的,还是少数。
至于叶霓本人,除了做出豆腐这件事,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得是她硬扛恶商人、面对恶势力不服软的那一段,听过那个段子的人都说叶家三娘巾帼不让须眉,对上胡四那样的硬汉,也是半点不畏惧。
而且后面她带领仓河村的村人杀去汴州,只为了夺回被强略的娃娃一事,更加她强硬彪悍的形象深入人心。
随着这个两个故事的传播,叶霓的硬茬形象那叫一个深入人心。大伙儿还给她取了一个很接地气的名号:叶石娘。
现如今,在石头城中,你说叶霓,那就没多少人知道,你说叶三娘,有些人就会说,哦,就是那个最早开始做豆腐的小女娘罢?你再说叶石娘,那大伙儿基本上就都晓得了,不就是那谁谁嘛,她的故事我听说过啊!
所以说,这个绰号虽然不怎么好听,但这么喊的人,对叶霓其实并没有什么恶意,甚至还有几分亲切和敬佩。
起码目前确实是这样没有错,将来的事情那就不太好说。
若是上次她强行叫停万家的豆腐坊,指不定汴州城的人对她的感官叫坏起来了,毕竟不管好赖,确实是万家第一个将豆腐带进他们汴州城的,这事儿谁来了也不好使,就算她是豆腐创始人也不行。
因此叶霓及时止损,决定在汴州也开设一家豆腐坊,不过眼下她最担心的不是万家豆腐生意好,而是那万家阿公将方子外传,毕竟汴州是个交通要塞,指不定哪天就有商贾看上了。
依照万家人的脾性,要卖出去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