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被气的脸色涨红,甩袖背过身:“我从小耳濡目染知道的自然比你们多!一群愚民,本少爷懒得跟你们论长短。”
一开始开口的学子立即劝道:“就是就是,跟他们犯不着说那么多,咱们快点吃儿,听说府衙的公告已经贴出来了,陆学兄他们组织了人去府衙门口反对呢!咱们吃完也去助助威去!”
三人加快了吃面的速度,王学洲他们的面也端了上来。
其他桌上的人也讨论了起来:“就这些读书人事多,这事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跟他们没关系,跟他们家里有关系啊!咱也别管闲事,这事对咱们有好处吗?我听说可有些不详啊……”
……
听到宋源翻译的话,汤亭林也坐不住了,压低了声音催促道:“咱们也快点吃完去看看。”
王学洲吃着手中的这碗阳春面,感觉确实还不错,就是份量有点少,两筷子下去就没了。
杨禾吃了感觉跟没吃似的,一筷子下去面没了他还在咂摸嘴。
没吃出味儿来。
汤亭林可不管他们那么多,看他们吃完拉着他们就跟在那三位学子后面走了。
一大早,府衙门前的布告处就聚集了一大群人。
有百姓、还有一群穿着澜衫各位整齐的读书人,面馆三人一会面就入了读书人的队伍。
王学洲他们只能挤在后面看热闹。
有人大声喊道:“开海可以,那要是海盗侵袭,官府打算怎么办?你们得让官兵去俺们村里守着!不然这不是逼我们送死吗?”
“出海可以!得给唔们免税!不然吃不消的哦。”
“知府大人呢?让他出来解释解释,将洋货弄进来,唔们的东西还能卖出去吗?到时候我们怎么办?”
还有学子抱着算盘噼里啪啦一顿算,然后声嘶力竭的喊道:“大人!万万不可啊!咱们的棉布现在是三钱银子一匹,若允许番商入境,必涨至一两!”
有人质疑:“为什么涨价?”
“为什么?上个月就有开海的流言传出,漳州那边便放松了管制,结果不到半个月,那边的米价就翻倍了!”
“什么?那还得了?知府大人呢!求他收回命令!我们不想开海!”
“不开海!”
“不开海!”
门外一群人喊声震天。
府衙内,徐墨皱眉询问:“还没见到王大人下船?”
魏知府冷汗涔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下官命人守在码头等了足足两天,确实没见到王大人的身影,反倒是见到了不少陆、谢、丘、华、虞家这五家的人。”
徐墨冷笑:“他们对王大人一无所知,嫌脖子硬就去试试!”
魏知府抬头看了一眼外面,欲言又止的看着徐墨:“大人,百姓反对的声音如此激烈,不利于此事的进展啊····”
徐墨一张脸拉的跟驴脸似的,胡须颤了颤怒骂道:“一群刁民,此事对他们来说利大于弊!本官费尽心机好不容易为他们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