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所有人都知道怎么做是对的,但就是没法下手。
要顾及的事情太多了。
比如陈绍颁布的这些政令,张孝纯为官一任,岂能不知道好处?
只是以前没法弄,即使是这么要求了,也落实不下去。
比如陈绍要工院兴修水利,可以预想,明年肯定到处都是修水渠、河坝的人。
而张孝纯当年做河东宣抚使的时候,说兴修水利,下面各级衙门就要互相推诿扯皮。
最后只能是一摊子烂账,根本无法实行下去。
“有节帅在,是河东万民之福。”张孝纯说完,周围的人也不觉得他是在拍马屁,而是纷纷附和同意。
陈绍笑道:“凭我一人能济得什么事,说不得要咱们一起使劲,如今这天下局势纷乱,你我要同心戮力,形同一体,才能走的更远。”
张孝纯心里咯噔一声,暗暗琢磨节帅是不是在暗示自己什么。
他这人生的五官端正、眼窝较深,嘴皮子上面的胡须一撇一捺。他的眼神也比较特别,一看就好像在琢磨着什么计谋;虽然是正统进士出身,反而少了几分儒雅淡泊之气。
陈绍看他沉默,也没有过多在意,身居高位之后,下面有无数人揣摩你的心思。
你要是个个都在意,个个都有反馈,累也累死了。
只需要做好自己,其他的任他们猜去,真做出什么事来,自己再奖功惩过就是。
按理说,像张孝纯这种读书人,是轻易不会搞劝进啊什么的。
但是唯有一点会出现意外,那就是他真真切切,明明白白感受到了某种大势。
张孝纯在汴梁做过官,见过大宋的那一朝君臣。
不怕货比货,就怕人比人
如今的陈绍,给他的感觉十分独特,他亲眼瞧见陈绍走到那些泥巴地中。
还伸手抓了一把土,手指捻动在鼻端嗅了嗅。
他提出的问题都很有见地,也能够安静下来聆听老农们的声音。
漫说是手握几十万大军的节帅,就是一般的州县小官,也未必能做到。
史书上描绘那些贤德之君,常有杜撰,但这个是真的,是他亲眼见到的。
张孝纯此时,有些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这一回可能真选对了!
史书是会唾弃那些贰臣,但唾弃的都是失败者。
有拥立从龙之功的,就另当别论了。
——
府州古城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位于黄河边上,东濒黄河,北临草原、大漠,南瞰河西诸州。
而且正好位于宋、辽与西夏的边界交界处,三面受敌。
府州城东面有黄河天堑阻隔,常孤悬于西北,为大宋阻挡“西北二虏“东进南下的军事要冲。
如今好了,四面都是定难军地盘,再也不用以一敌二,甚至以一敌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