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但是这里的百姓,已经有多少辈,没有见过战争了。
偶尔听人说起,太祖当年做殿前都检点,追随世宗皇帝南征北战时候的事,都觉得是很古老的故事了。
此时在皇宫内,久不露面的大宋官家,突然传出风声,要传位给太子。
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处于奇怪平静的汴梁,一下子沸腾起来。
东华宫内,一片诡异的气氛。
现在大厅当中,满满当当的都是人。
不用说此刻能在此处的,都是太子心腹一党,或者是与太子身边心腹交好之辈。
正不知道,有多少人此刻欲赶往这东华宫,都不得其门而入。
就算心思再热切,事情没有完全确定之前,大家也都不敢置信。
大家都是久在汴梁,谁不知道当今官家,把权柄看的极重。
他怎么会突然传位呢?
众人百思不得其解,此时很多人,都想起李纲那十谏。
其中就有一条,是让他禅位给太子,由太子来主持朝政。
难道真是因为李纲的谏言?
瞬时间,李纲的地位又徒然拔高了几分。
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能看懂官家心思的,估计只有蔡京、梁师成这些人。
他就是嫌心累了.
当然李纲的谏言,是不是给他提了个醒,或者是帮他打开了思路,那就谁也说不准了。
女真大兵压境,国家危难之际,享受了大半辈子的赵佶,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
他没有这个耐心去处理无尽的国事,来帮大宋度过难关,所以他想逃避了。
就这么简单.
人们往往容易高估了这个太平天子,是因为很多人,用看天子的眼光来看他。
其实赵佶,他什么时候有过哪怕一点天子之气了?
一点都没有!
把他看成一个志大才疏,又痴迷享乐的纨绔败家子来看,很多事情就一下子合理起来了。
他疯狂享乐,败光了大宋家底,在遇到危难的时候,又选择了逃避。
艮岳内,赵佶处理政务的春和殿内,地上跪了一地的人。
都是赵佶的亲信和近臣。
除了童贯跑了没敢回汴梁,高俅病重来不了,其他人基本都在。
他们都恳请赵佶收回成命,三思而行。他们这些人的权势,都来自于官家,他要是退位了,大家怎么办?
但是赵佶已经下定了决心。
“你们都起来吧,朕意已决,乐于退居太上之位,安享悠游荣养之福。”
梁师成虽然是最懂赵佶心思的,此时也没招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