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这荣光,我陈绍不会独享 (3/11)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bsp; 所以必须用弩车、弓箭打出去,用来放火、攻城有奇效。

    张道济在汴梁,做了四百辆霹雳炮车,就是纸壳或陶壳爆炸物,点燃之后用弩车打出去。

    守城时候,特别好用。

    韩世忠在用完之后,觉得这东西打一般的西夏部落或者村寨时候,非常好用。

    因为兴灵平原上,房屋都十分易燃,方便他杀人放火,把寨子里的西夏人逼出来。

    这个军械堡寨里,很多设备都是匠人们自己设计制作的。

    看着有些粗糙,但都极其实用。

    比如说有些水排坏了、要换新的,便有二三十屯民守在附近,轮流去拉动皮橐,直到水排恢复运转。

    整个场面就像工厂作坊一般。

    但这里所有的东西,都是西夏和北宋早就有的技术,现在几乎没有任何新的东西。

    陈绍善待匠人,不管是哪一族的,哪怕是党项拓跋氏的,只要是有一技之长,都可以保全家族性命。

    寨子的另一头,里还有许多炉子,下面的炭火在鼓风的时候已经烧到了外面,上面高高地放着个灰陶大缸,铸铁被烧得半融之后便流到下面铁池里。

    几个人在那里踩着水车,利用水车的惯性,使得绑定在大缸上方的铁棍不断搅动,还有人按时按点撒混合的泥粉进去。

    这些经过翻炒的铁料,再通过反复锤打低碳铁坯,消除杂质并提高硬度。有一部分会拿去锻造铠甲甲片。

    大宋的甲胄,已经达到了冷兵器时代的巅峰,有的传家宝甲,是将2-3万片不同尺寸甲片组合成一套完整铠甲,而且还不是特别重。

    也有一些直接送到堡寨里的铁匠铺,立刻锻造成犁头、锄头等各种农具。

    刚刚从隔壁堡寨回来的一个农夫米擒祁大,在今年初就第一批用上了新犁。

    他是米擒部的羌人,此时他一边沿着田亩间的小路步行,一边正看着手里的一张牛皮卷、念念有词。

    牛皮卷是堡寨内的佐吏发的,上面有一张配料方子。祁大要在十五天内,将这些字的笔画、在地上抄写记住,还要分得清哪些料叫什么,每月都会检查。

    他每次都背的特别吃力,尤其是那些铁料加多少,碳粉加多少.

    但祁大没有怨言,在大冬天里,他反而红光满面,因为他是被选出来,进入匠人堡寨学习的几个幸运儿之一。

    此时的光景,他实在没什么不满意的。想想前年冬天、他家还是米擒部屯户时候,记得那时下了雪,一家人晚上冷得发抖,白天还得干活,像这种快中午的时候、早已饿得两眼发花了。

    米擒部基本被汉化了,部落里以前的首领们,占着绝大多数的土地,他们就是佃户。

    最好的田用来种稻谷和宿麦,风调雨顺没遇到天灾的时候,一亩每年收成、舂得两石多米麦;坡上的旱地主要种些豆、粟、麻、桑等。上缴八成,剩下的粮食,根本不太够吃。

    特别是劳力汉子,要下地干重活,拼了老命才能侍候好老爷们的田地。他们吃得多,只能多煮一些菜叶、以及能食用的树叶草根,才能勉强把肚子填饱。

    妇人更是只能忍饥挨饿,让男人多吃一些、才有力气耕田干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nimenzhenshihaikuliaozhena/read/97/291.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