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东陵城的权贵也渐渐发现,宋言这人其实也蛮好相处的,虽说嗜杀,但也不是那种正义感爆棚的小年轻,基本上只要不招惹到他,那都能相安无事,他也不会主动过来找麻烦。诸多权贵也就悄悄松了口气,大都于家中叮嘱儿孙,遇到了宋言绕着走……虽然有点丢了颜面,但相比较宋言的报复,这点颜面也就不值一提。
主要是宋言这家伙,不管走到哪儿身边都跟着一个九品武者的小姨子,杀人的手段太过高明,根本牵连不到他身上,杀了也是白杀。
唯独御史台那一群平日里靠嘴皮子吃饭的御史,现如今更是胆战心惊,生怕什么时候就被宋言找上门,据说有几个御史愣生生被吓得生了病。
有时候,宋言也会去一趟长公主府……不对,现在已经换上了冠军侯府的牌匾。修缮进度有些缓慢,原本估摸着有个三五天便能住进去,现在看起来没有七八日的功夫怕是不行,倒不是工部的人偷懒,主要是府邸实在是太大,幸好府邸的主体,大梁这些都无甚要紧,若是连这些都要更换,那基本上就跟重新建造没太大区别了,莫说是七八日,便是七八十日都是不够的。
有时候,宋言也会去青石巷子走一走。
青石巷子里,多是匠人。
木匠,石匠,铁匠。
士农工商,工匠在商人之上。
可实际上,工匠的地位远远不如商人,许是士农工商中的垫底。
宁国并不重视工匠。
于宁国朝堂上的士大夫来说,工匠的手艺不过只是一些奇技淫巧,不值一哂,所谓格物,哪儿有钻研四书五经,探究天地至理来的重要?
据说曾经工部有工匠,发明了一架水车,能够将水从低处引入高处,方便灌溉,于农户耕种有极大便利,最终这个工匠得到的赏赐,也只有五百个铜板。而这一台能大量提升粮食产量的水车,直至现在还放在工部那边,完全没有推广的意思。
毕竟,若是粮食产量提高,百姓都能吃饱饭,还有谁肯卖地卖女儿?
在宋言知晓这件事情之后,原本想要将那些高产种子拿出来的念头便立马息了。
就现在宁国的情况,若是真发现了高产作物,首先迎来的绝对不是举国欢庆,而是数之不尽的刺杀,便是田地里的青苗,也可能会遭遇到诸如水淹,火烧之类的麻烦。
每每想到这些,宋言便对东陵愈发厌恶,愈发想要返回平阳,唯有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方能实现他心中所想。
而游走在青石巷子,也是宋言为了完成心中理想极为重要的一环,那些士大夫不重视匠人,宋言却是极为重视的,于宋言眼中这些工匠才是宁国真正的未来。
燧发枪,震天雷。
终究是要铺开的。
不能全靠他一个人手搓。
还有后面的栓动步枪,也需要更多的匠人参与研究。
宋言便发挥三寸不烂之舌,劝说这些工匠放弃东陵城,迁徙到平阳,他保证在平阳能给这些匠人三倍,甚至是十倍的待遇,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甚至就连搬家所需要花费的钱财,都是宋言来支付。
绝大部分匠人都以一种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着宋言,大抵是觉得宋言是个疯子。东陵城好好的,谁愿意跑辽东那地方吹冷风?万一女真又打过来了咋整?
现在是允诺了许多好处,可万一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