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等到明年,再跟下一届的学员一起参加工作。
这就有点吃亏了。
大佬眉角微扬:
“探亲?”
“资料上说他是烈士遗孤,并没有其他亲属,怎么会去伊犁探亲?”
张校长一愣,心想:
看来大佬是真的很欣赏陈胜,要不然也不会特意去查看他的资料。
这问题可要解释清楚:
“这事情小陈跟我提过!”
“他父母是第一批入疆的工作队成员,牺牲之前就在伊犁工作,还给他在当地定了一门亲事。”
“现在双方都到年龄了,去年女方家里写信过来,让他尽早去把婚事商量一下。”
原来如此!
大佬点了点头,神色缓和下来。
建国初期,娃娃亲还是很常见的,可就是距离实在远了点儿。
“辛苦小家伙了!”
“西北边陲,跑一趟可不容易呦,着实要耽搁些日子!”
兰新铁路刚修到哈密,京师没有直达的火车,中间还需要好几次中转,不仅费时,还费精力。
如今车皮短缺,可没有无缝衔接的便利,转车靠的是运气。
运气好,当天车子就来了,运气不好,等个三五七天也不稀罕。
从京师到哈密,估计要一个月。
而从哈密到伊犁,那就更慢了!
整个西域近170万平方公里,目前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
卡车只有不到600辆,还零星地分散在各个部门与厂矿之间。
交通运输、货物流通,主要靠驼队和马车,其效率可想而知。
过去探一次亲,一来一回,少说也要半年!
再看场下,面对记者的问题,陈胜落落大方侃侃而谈,丝毫没有年轻人的紧张。
大佬越看越是满意:
“把小陈的档案提到部里!”
“好苗子得看紧喽,可不能让张三李四挖了我的墙角!”
陈胜还不知道他要“进部”了,此时台下已进行到了宣传环节:
压好帽沿,系好风纪扣,
脸向右偏,下巴上扬35度,
眼神坚毅,仰望红旗!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从没见过这么会摆姿势的人,英朗的面容,挺拔的身姿,简直就是最理想的模板!
记者如获至宝,举着相机一阵狂拍。
他已经想到这幅照片该用什么标题了,
就用刚才这年轻人说的一段话: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少年壮志不言愁!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