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自己明天将会面对什么,宽儿在秦王府过的怎么样,李世民有没有善待他......
她每晚焦虑到失眠,感觉自己快要疯掉了。直到月底李渊才再次召见她,意图将她许配给裴寂之子,她这才明白过来这段日子他冷待她的缘由。裴寂向皇帝请求赐婚,可他却不清楚在她的身上早已背负了李智云未婚妻的名分了,这件事只有李家的人清楚,是当初老夫人在世时定下来的。若是李智云没有死,估计李渊早就为他们筹办婚宴了。可此次裴寂点名请求皇帝为他的儿子赐婚,这无疑是一根刺扎进了李渊的心里,裴寂不知情,自然无可厚非,可她自然就成了罪魁祸首。
裴寂对她的另眼相看此时变成了她的罪过,让李渊与她之间有了嫌隙。此时李渊讯问她的看法,仿佛只是一场赤裸裸的试探。
“回禀陛下,娴儿不愿意。”她跪在地上,轻轻抬首,对上李渊幽晦莫测的双眼,“自太后给奴婢赐婚,奴婢便将自己视为李家的媳妇,如今楚王虽不在了,奴婢也不愿另嫁旁人。请求陛下收回成命,娴儿生时无法与楚王成为夫妻,还望陛下允许娴儿死后能与他同陵!”她说的情真意切,眼眶也红了。
当她说出这段话后,无疑也只有三种结局,李渊直接让她为李智云殉葬,或者是应允了她的请求,再或者是最好的那一种,无论哪一种都比她现在的处境要好过,那时李世民应该就不会觉得她动机不良,用孩子和她的身份来要挟她了吧......
以她对李渊的了解,第一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他一直以仁德治国,这样的做法不适合他。她在赌,赌她的一生!听到这番话,他很满足,为他的儿子感到满足。
他唤她起身,来到自己的身边,“这段时间朕忙于政务,委屈你这孩子了!”她半跪在他的身前,他慈爱的抚摸着她的青丝,向父亲见到久别重逢的女儿一般。
“奴婢不委屈!”她含泪回答道。
“你这孩子!总是奴婢长,奴婢短的,怎么,朕做了皇帝,你就不愿意认我这个父亲了吗?”他温柔的说道,轻轻的拍了拍她的头。
“父亲!”一声过后,李渊露出满意的笑容,顺着他手上的力道,她靠在了他的怀里。
“这也怪朕,一直没给你一个合适的名分......你和智诠都是朕的孩子,智诠没能娶到你,是他没这个福分呀!朕实在是不愿意耽误你的一生,想给你再找个婆家,可没想到你这孩子......”他长长的叹息,眸色深沉,“也罢!既然你对智诠如此深情,朕也不强人所难了。过几日让钦天监选个好日子,册封你为楚王妃,以后便留在宫里,朕知道万贵妃对你甚是喜欢,你以后多陪陪她,全当是替智诠尽孝了!”
“娴儿谢陛下恩典!”她激动地叩首谢恩,这个结局刚好是她最好预想,“娴儿还有一个请求希望父皇恩准!”她泪眼婆娑。
“你说!”“这段日子碍于宫中的规矩和没有一个正当的名分,娴儿只得内着素服为楚王守丧,不敢让他人知晓。求父皇恩准,让娴儿为楚王守满这三年丧期再行册封......”见她如此,李渊心中一阵感慨,看来之前他的确是错怪她了,这孩子果真是情深,“准了!”
她的唇角露出优美的弧度,心也慢慢沉了下来,这场仗她赢了,不过这只是一个开始......
她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在这皇宫里见到从小对自己万般宠爱的叔父杨恭仁,自从宇文化及兵败,叔父便被押送到了长安,李渊念及与他旧时的交情封他为凉州总管安抚西北。但聪明的人都明白,他无非是想借助杨氏一族的力量将陇西尽快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叔父不负所望,使得葱岭以东的大小部落归顺了大唐,此番正是受诏回京复命。
时隔多年,叔父看起来也上岁数了很多,额头眉角生了不少的细纹。在波折的仕途与流年的无情摧残下,他少了些当年的慷慨激昂。
当他第一眼看向娴儿时以为是自己眼花了,他瞪大了眼睛盯着她看,眼中的诧异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李渊正坐在他的面前。
“娴儿见过杨大人!”她急忙向他行礼,将娴儿两字咬的字正腔圆,她知道若自己再不出声,他便要开口问她的名字了,一旦他开口许多事情就都瞒不住了。杨恭仁将她的名字仔仔细细的听在了耳中,怔住了片刻又恢复了常态。没想时隔六年自己变化很大,叔父却还是能一眼认出她来,倒是不枉费当初救走哥哥时留给他的嘱托,提前告诉了伯父这些年部分的事情。
“这是朕的儿媳,过段日子便要册封的楚王妃!”李渊介绍道。
娴儿这丫头的相貌甚是好看,玉肌凝脂,不染铅华,粉黛无加便已绝色倾城,除了万贵妃,他后宫里的那些莺莺燕燕在她的面前犹如一颗蒲草。他有时真的有些后悔把他放在自己身边,因为所有来这两仪殿议事的大臣几乎都会偷偷看上她两眼,更有向裴寂那样的干脆直接请旨为自己的儿子赐婚。
像杨恭仁这般眼睛看直了的倒是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