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的梦境 (1/2)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五 ↓

梦到好像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个日本高级军官利用自己的权利到处逮捕各种艺术家,其中画家居多。然后把他们集中起来强迫创造艺术品,绘画。还把这些艺术家的家人也软禁起来威胁他们。然后把这些艺术品运回日本本土挖地下堡垒收藏起来说是以后用来创造价值.......

有一个画家画了一幅画,他画画方式很奇怪,他坐在画布的右端,正对着左边用毛笔从画布的左边往右边横着画,画的是两个小人儿和不同颜色的云彩。虽然我不懂艺术鉴赏但是看到这副画的颜色好像流动了起来,感觉自己似乎在流动的颜色河流里游泳。

后来梦里似乎说(就像旁白一样)这个军官似乎被游击队干掉了,他的家人和修地堡的人都在美国轰炸中丧生了,然后那些艺术品就一直在地下堡垒里默默的存放着。

不一会儿我好像醒了,发现养的蚂蚁从蚂蚁城堡里跑了出来,在四周的墙壁上筑了很大一片巢,把墙挖成了网络密布的迷宫一样,墙壁好像透明了,能看到里面的蚂蚁隧道和很多卵,我想着这回可抓不过来了只能清除,于是拿起了杀虫剂。刚要喷然后就真的醒了,看到蚂蚁们并没有跑出来还在亚克力城堡里面爬来爬去。

正文

昭和十八年(1943年)秋,南京清凉山脚一处被改造成仓库的防空洞内,日军少佐伊藤健次郎正用戴着白手套的手指摩挲油画框。三百二十七名画家、篆刻家与漆艺师被关押在此,他们的妻儿则拘禁在毗邻的燕子矶码头集装箱里——每日正午十二时,宪兵会通过通风管道播放孩童背诵《教育敕语》的录音,若当天无人完成十平尺画作,便随机抽取家属指甲装入琉璃瓶送至工作台。若艺术家能按时完成“任务”则会受到奖赏(集中安排与拘禁在燕子矶码头的亲人见面)。

七号画室的苏州画师周砚白是个例外。他总在寅时三刻面朝西跪坐,用狼毫笔蘸取混入骨灰的松烟墨,自画布左端向右横向运笔。昭和十九年立春那天,宪兵队发现他正在绘制《双童逐云图》:两个衣袂翻飞的小人追逐着渐变色云霞,靛青与赭红颜料竟在宣纸上形成流体力学纹理。当伊藤举着军刀抵住他咽喉逼问技法时,周砚白突然将笔锋倒转——刹那间整间仓库的油画、木版画与青瓷釉色都开始共振,墙壁渗出类似血管脉络的朱砂色细线,看守的军犬对着《双童逐云图》疯狂吠叫,犬齿间甩出的涎液在触碰画布瞬间汽化成紫色烟雾。

这种异象迫使伊藤加快「玄奘计划」执行。昭和二十年四月,装有四千六百件艺术品的三十七个樟木箱经吴淞口秘密运抵北海道羽幌町,埋入废弃煤矿改造的昭和地下堡垒。六月二十日深夜,伊藤在返程军列上被胶东游击队伏击,头颅被扔到哈尔滨某个臭名昭著的细菌部队排污渠里,在炸毁的3号车厢保险柜内缴获《玄奘计划》进度清单。——同时另一支游击队还袭击了燕子矶的集中营,艺术家们还幸存的亲属得以逃脱(他们成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而五个月后的美军空袭中,伊藤的妻女与八十名参与地堡修筑的朝鲜劳工被燃烧弹气化,唯一残存的生命迹象是堡垒深处某截桦木画框上持续渗出的松脂,经检测发现这些琥珀状物质里封存着周砚白最后一幅画的色彩分子链。而那些艺术品仍封存在百米地下深处。

后记:

1943-1945年间,日军少佐伊藤健次郎以“大东亚艺术共荣”为名,在华北、华东地区强征427名艺术家,扣押其家属作为人质,逼迫其创作书画、瓷器等艺术品。这些作品被分为三类:

传统水墨画(占比61%):包括山水、花鸟题材

民俗工艺品(占比28%):涉及潍坊年画、宜兴紫砂等

西洋风格作品(占比11%):主要为油画,工笔画、水墨画、用于向日本本土展示“殖民文化成果”。

1945年4月,37箱艺术品经青岛港秘密运抵北海道羽幌町,封存于废弃煤矿改建的地下仓库。日本战败后,驻日盟军总司令部(GHQ)档案显示,该仓库因轰炸山体滑坡导致入口坍塌,未列入文化遗产追索清单。

2003年北海道大学勘探队在羽幌町检测到地下600米处存在人工空洞,面积约1200㎡,内部湿度恒定在55%(符合书画保存标准);

2018年地面穿透雷达发现空洞内排列着37个长约2.3米的金属箱体,与战时日军运输记录中的樟木箱尺寸误差仅±3cm;

2021年钻孔取样显示,该区域土壤含铅量超标47倍,与同期中国沦陷区宣纸防虫剂成分吻合。

分割线------------------------

凌晨迷迷糊糊间,我被蚂蚁爬行的细响惊醒。那群原该在亚克力巢穴里的日本弓背蚁,正用腭齿啃噬卧室墙纸下的石膏层。月光穿透半透明墙体时,整面墙显露出与昭和地堡结构高度相似的立体迷廊:主通道延伸向空调插座后的「中央大厅」,育卵室恰好对应床头位置。当杀虫剂喷向最密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梦境日记账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mengjingrijizhang/read/87/11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