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丛里的野鼠看不懂这一切,它唯有轻轻歪了歪脑袋,直觉眼前这一段很有意思,于是立刻一溜窜入了路边的一个地洞中。
此乃鼠道。
野鼠走鼠道回城,它知道,回城以后在某个地方见到某只大鼠以后,自己一定可以得到奖赏。
而同一时间,紫薇学宫中。
闻道元拿走了汪镇抄录的那篇《平蝗妖策》,他心中情绪复杂,此刻仍难自抑。
其中,既有“闻道”之喜,又饱含了对皇帝的失望。
某种程度上来说,皇帝果然十分了解闻道元。
闻道元的确对皇帝失望极了,但同时,他又不可能放过眼前的“千秋功业”。
一直以来,闻道元的成道理念核心便在于“无极太极,阴阳五行”。
可以说,他是“阴阳合一、五行轮转、自然生道”的推行者,他所探究的道,便是“天地人”三者合一之道!
闻道元能成大儒,对于自己的道途自然是论证清晰,深浅有度,体系已成。
可要说,他在自己的道上是否走到了极致——
那却必然是没有的。
如果当真走到了极致,那么他便不是大儒了,或将成圣人也未可知!
即便不是圣人,也当为半圣。
因而从某种角度来说,闻道元看似是在自己的道途上走了很远,可实际上他却又仿佛才刚刚起步。
他始终少了一些什么东西。
这使他眼前便如同是蒙了一层白雾般,总归有种疑惑难以通透。
而陈叙的这一篇《平蝗妖策》,却如同是梦中的春雷,轰然撕开了闻道元眼前所有阴霾与雾气!
这使得闻道元终于看清,何谓天人合一?
便当是阴阳有序,五行合度,生死轮转,万物生灭——
这一切,都应当存在于一条可以调控、可以持续、可以千秋万代长远行走的道路之上。
南水北调,势在必行。
既有如此妙策撕开了迷雾,闻道元便绝不可能使其搁置。
他回到紫薇学宫,召集了自己的六名真传弟子。
闻道元用最快的速度简单解释了《平蝗妖策》的精髓,又说:
“事不宜迟,兵贵神速。尔等即刻做好准备,随时在北疆各地要害之处接应我施法。
水道一旦流通,尔等便要带领众弟子,迅速在两岸植树。
学宫中所有灵材、资源,此番皆可悉数调用。
不计代价,一举促成此事!”
闻道元下此决心,堪称狂热。
他的几名弟子都听呆了,大弟子都快结巴了,他连忙说:“老师,这、这是不是……太过仓促了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