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之前咱们放出东路重兵的假消息,他便不假思索地调集重兵前往东路,这就是明证。
再者,他年事已高,精力大不如前,长时间的战事消耗,身体能否支撑,也是个大问题。
接下来你在情报上多做些布置,给文潞公多增加一些工作量。”
平子澄闻言眼睛一亮,笑道:“明白了,先生,接下来一个月时间内,文潞公派来的间谍,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有价值的情报。
这些情报都非得让文潞公亲自思考处理,嘿嘿,以文潞公的岁数,一个月时间,便足以让他积劳成疾了!”
苏允笑着摇摇头道:“倒也不求他因此积劳成疾,只是让他老迈的脑袋多劳动一下,迷惑一下他,让他没有办法做正确的指挥就算不错了。”
……
却说文彦博,在短时间掌控住河中府的数万禁军之后,便将目光投向秦风路、环庆路、鄜延路、永兴军路的军队。
河中府的中军大帐内,烛火明灭跳动,将文彦博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
这位久经沙场与朝堂风云的老臣,眉头紧锁,目光紧紧盯着悬挂在营帐中央的军事地图。
地图上,代表苏允叛军的红色标记如毒瘤般盘踞在延安府一带,而环庆路、鄜延路、永兴军路等地的宋军标记则分散各处,形同一盘散沙。
文彦博微微叹了一口气。
西北战局已经是愈发严峻。
苏允击溃环庆路张猛军,更是吞并了种朴三万大军,因此实力大增,如今已经有十万大军矣!
以那苏允的能耐,有十万大军在手,整个西北危矣!
大宋江山也将岌岌可危矣!
此时若不尽快整合各路军队的指挥权,还是这般一盘散沙的局面的话,等苏允将三万宋军尽数消化,到时候关中危矣!
文彦博心里很明白,延安府不过是苟全之地,想要争天下,苏逆必然要全力拿下关中!
文彦博紧紧盯住舆图关中位置,沉思良久后,文彦博缓缓走到案几前,提笔蘸墨,开始撰写公函。
他的笔触沉稳有力,字里行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西北诸路军镇节帅钧鉴:
今苏允叛逆,据延安府为巢穴,纠集逆党,肆意侵扰。
其势如燎原烈火,迅速蔓延,环庆、鄜延、永兴诸路皆受其害,百姓惨遭屠戮,城寨接连沦陷,大宋西北防线危如累卵。
若不及时扑灭此叛乱,叛军必将长驱直入,中原大地亦将陷入生灵涂炭之境,我大宋数百年基业,恐毁于一旦。
本经略使奉朝廷诏令,总领西北军事,旨在整合各路军马,一举平定叛乱,恢复西北太平。
诸位将军,皆为大宋肱股之臣,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当此国家危难之际,理应为国效力,听从统一指挥,共御叛军。
自即日起,环庆、鄜延、永兴等诸路军队,务必无条件听从本经略使的调度指挥。
此举并非为了揽权,实乃平定叛乱之必需。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