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地方武装及少数民族部落,牵制敌军兵力,打乱其防御部署。
另设一支三万人左右的预备队,由年轻且有潜力的将领指挥,随时待命,根据前线战事发展,及时支援陷入困境的部队,或在敌军出现破绽时,投入战斗,扩大战果。”
高太后顿时对赵卨有刮目相看之感。
之前她已经对赵卨产生了怀疑,但此时见赵卨竟是对延安府如此熟悉,布置起来更是胸有成竹。
高太后顿时有些怀疑,难道真是自己错怪他了?
当下的局面也是他已经预料到了的?
就在高太后思想之时,听得赵卨继续说道:“后勤保障,亦不可忽视。
娘娘,臣建议在距离延安府较近的战略要地设立大型后勤补给仓库,储备大量粮食、兵器、盔甲、箭矢等物资。
组织民夫和车队,确保物资能够及时、安全地运输到前线部队。
考虑到敌军可能会对后勤补给线进行突袭,尤其是郑朝宗可能会采取冒险行动切断补给,需在补给线沿途加强防御,设置哨卡与防御工事,安排精锐部队巡逻。
同时,建立完善的粮草运输体系,除了常规的官道运输外,还开辟水路运输通道,利用河流将粮草直接运送到靠近前线的码头。
为保障运输安全,派遣重兵护送粮草车队和船队。
此外,在各个军营中设立随军大夫,配备专业的军医和足够的药材,军医负责救治受伤的士兵。
鉴于敌军将领可能采取的非常规战术,需提前做好应对下毒疫病的准备,如储备解毒药物、加强军营卫生管理等……”
“……娘娘,舆论宣传,可瓦解敌军民心。
臣建议由朝廷文官撰写讨伐延安府的檄文,揭露苏允政权的‘叛逆’本质,强调朝廷出兵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檄文通过张贴告示、发放传单、派遣使者等多种渠道,广泛传播到延安府境内,争取民众的支持。
针对敌军将领,在檄文中可适当提及他们追随苏允的‘错误选择’,强调朝廷的宽大政策,分化敌军阵营。
利用朝廷的邸报、官办书局等,对延安府的战事进行宣传报道。
一方面,宣扬朝廷军队的实力和战果,打击延安府守军的士气;
另一方面,对延安府内部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进行曝光,制造舆论压力,瓦解其内部团结。
制定优厚的招降政策,对投降的延安府官员、将领和士兵给予官职、赏赐和赦免。
针对不同的敌军将领,制定个性化的劝降方案,如对郑朝宗,强调其勇猛之才在朝廷可得到更大的施展空间;
对平子澄,许以在情报部门的高位,吸引其投降。”
“最后,外交孤立,断绝敌军外援。
娘娘,可派遣使者前往西夏,与西夏朝廷进行谈判。
向西夏表明,延安府的存在对双方都构成威胁,若西夏协助朝廷征讨延安府,朝廷将在边境贸易、领土划分等方面给予西夏一定的好处;
同时警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