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盛唐景象!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到来感到欣喜。”

    贺峥闻言惊喜道:“我可以见苏先生?”

    周行己笑道:“当然,子峻这样的人才,苏先生自然要见的。

    不过,子峻以后不要叫我先生了,我甚至比你还要小一些,哪里当得起做你的先生,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了!”

    ……

    在延安府衙的书房内,苏允正伏案审阅着各类文书,神色专注。

    这时,王抱朴脚步匆匆地走进来,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先生,又有好消息!

    近日前来投奔的苏学会学子数量剧增,据不完全统计,已有数百人抵达延安府周边,正陆续赶来。”

    苏允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这皆是邸报之功啊。

    如今我们的邸报已如星火燎原,铺遍各个州县,将苏学的理念、延安府的变革传播开来,才引得众多学子心向往之。”

    王抱朴连连点头:“是啊,先生。这些学子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对苏学充满热忱,不少人还带来了当地的消息与见解,这对我们快速消化延安府,稳固根基大有益处。”

    苏允微微颔首,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要抓住这大好时机,不仅要让这些投奔而来的学子有用武之地,更要加大在延安府本地培养人才的力度,尤其是寒门子弟。

    他们出身贫寒,深知民间疾苦,若能接受苏学教育,日后定能成为我们振兴延安府、乃至改变大宋格局的中坚力量。”

    王抱朴目光坚定:“先生所言极是。我们可在现有学堂的基础上,增设更多的学舍,扩大招生规模。

    同时,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老师,专门负责教导寒门子弟,因材施教,挖掘他们的潜力。”

    苏允接着说道:“另外,对于新来投奔的学子,要妥善安置。

    先安排他们深入了解延安府的现状与发展规划,再根据各自的专长,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实习锻炼。

    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将苏学理论与实际事务相结合。”

    王抱朴迅速拿出纸笔,将苏允的指示一一记录下来:“学生明白,定会将此事安排妥当。

    还有,先生,我们是否要设立一些奖励机制,激励学子们积极进取,为苏学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苏允微微一笑:“此计可行。对于表现优异的学子,无论是本地培养的,还是外地投奔而来的,都要给予物质与精神上的奖励。

    可以设立奖学金,对在学业、实践中成绩突出者予以资助;

    对于提出创新见解、为延安府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可授予荣誉称号,树立榜样。”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原来是周行己带着贺峥前来求见。

    苏允看到贺峥,见其剑眉星目,容貌不俗,一看便是青年才俊,顿时眼中一亮:“恭叔,这位青年才俊是……”

    周行己赶紧介绍:“先生,这就是我跟您提过的洛阳贺子峻,他听闻延安府的情况后,不远千里前来!”

    贺峥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礼:“学生贺峥,拜见苏先生。愿为苏学在延安府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meishansushi0suyunzuixian/read/97/459.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