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李清臣吓坏了! (4/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苏允的名字,顿时感兴趣道:“那苏通判便是新科状元郎苏允吧,听说可是咱们大宋朝的人样子啊,官家,这小伙子果真长得那么俊秀?”

    赵顼笑道:“器宇轩昂,人中龙凤,母后见过年轻时候的狄咏吧,嗯,身材样貌相当,但多了书卷气跟睿智。”

    高太后听了赞叹道:“那可是真的俊秀了。”

    赵顼笑道:“其实样貌对于苏允来说是最不值得一提的优点。”

    高太后笑道:“是咯,才华才是最重要的,毕竟是状元郎嘛。”

    赵顼笑道:“母后却是不知,苏允其实最重要的身份是经义大家,他所写的《孟子集注》以及《四书章句集注》两本书,可能是本朝最为重要的经义著作!”

    向皇后好奇道:“官家,妾身对经义了解不多,您说这两本书很重要,那到底有多重要?”

    高太后笑道:“皇后,你曾祖可是文简公文相,你们向家诗书传家,你怎么不知道这书有多重要?”

    向皇后抿嘴一笑道:“儿媳不学无术,哪里知道这些东西。”

    众人一起笑了起来。

    其实大家都知道,向皇后是给官家提供话题呢,苏允是官家一手提拔起来的,大家都知道赵顼对苏允极为满意,多说说这人,官家心里自然也是高兴的。

    果然,赵顼笑道:“有多重要啊,我打个比方吧,就类似于《春秋繁露》对于汉武帝的重要性吧。”

    众人虽然知道官家重视苏允,但官家这个比喻却是重如泰山。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思想要大一统的建议之后,施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将儒学作为正统思想,产生了中国特有的经学以及经学传统。汉代立的五经博士,明经取士,形成经学思潮,董仲舒被视为“儒者宗“。

    而春秋繁露乃是董仲舒最重要的著作,官家将苏允的著作比喻是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岂不是说,苏允足以媲美董仲舒,有成为儒宗的潜质?

    那可真是了不得!

    此时高太后道:“老身最近倒是听说,这苏允去南衙当了通判,还干了一件大事。

    说是他才去南衙没有几天,就将两个判官、两个推官,还有胥吏等百余人尽皆给送进大理寺去了?”

    众人尽皆侧目。

    这种事情是十分敏感的,通常来说,对于新入职的官员来说,若是刚入官场便行此此事,通常会被认为是不安分的,或许会被认为是酷吏。

    赵顼对此事自然是十分了解,闻言笑道:“此事倒是怪不得苏允,实是迫不得已而已……”

    赵顼将来龙去脉给讲了一遍,随后又恨恨道:“……这南衙左右厅实在是不干人事,先是贪污受贿,吃拿卡要不说,还敢阻碍知府做正事。

    李清臣要清理惠民河,他们竟然一再阻碍,逼得李清臣利用苏允这个通判,逼迫他们支持治理惠民河。

    苏允原本也不欲多事,但被逼到这个地步,只能秉公行事了,这一查不知道,一查真是吓一跳,左右厅这些年来,贪污朝廷财物竟然多达数十万贯!

    朕这些年大力变法,才给朝廷增加多少收入,他们一个南衙左右厅,上下勾结,竟是将几十万贯的钱财纳入私囊,这些人,死不足惜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meishansushi0suyunzuixian/read/97/459.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