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总有一些心存高远的学子,在他们看来,开封府试竞争大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
宋朝的解试跟后来的明清不同,明清时候过了乡试便是举人,举人是可以当官的,而且拥有许多的权利。
但宋朝的解试只是礼部试的资格考试而已,过了解试,你只获得参加礼部试的考试资格,除此之外别无所用。
所以,明清学子有不少是跑去竞争小的地方去参加考试,有的甚至跑去边疆地区,先把举人身份拿下来再说。
但这会儿毕竟是不同的,通过解试只是获得一个资格而已,若是在礼部试之中考不好,下一次依然还得继续考。
所以,志存高远之辈都是盯着礼部试来的。
而这开封府试便是一块试金石,过了开封府试,意味着有很大可能在礼部试中有所斩获。
但这也不是关键。
关键是在于,在开封府就学,这里的教学资源乃是全国之最。
各种学习资料、各种名师,不是地方上可以比拟的,这才是吸引学子来这里的真正原因。
所以,这也造就了一个解试,依然有万人空巷的场面。
一大早,天才刚蒙蒙亮,贡院门前便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鸡蛋灌饼的味道。
贡院东墙的空地上,已经摆上了三四个鸡蛋灌饼的摊子,不仅如此,在外面的街道上,亦是已经排开了许多的鸡蛋灌饼摊子。
阿回跟阿虎亲自坐镇,今日的贡院附近,是一个人流汇聚所在,大约跟一次大相国寺开放相当。
大家着急等候放榜,一大早可能就来了,甚至都顾不上吃早饭,这儿饥肠辘辘的,恰好有香气扑鼻的鸡蛋灌饼,嘿嘿,谁不想吃上一个两个的?
而且这来的人,不是读书人便是权贵家仆,谁消费不起几个鸡蛋灌饼的?
“娘咧,这么多人!”
张清荷与元宝儿两人过来路途远,到达附近的时候,已经是太阳老高了。
这会儿别说是凑到贡院门前去,他们在贡院两公里外就进不去了。
张清荷与元宝儿两人面面相觑。
“姐姐,咱们还进去么?”
元宝儿看着人头涌涌的场面有些怕了。
张清荷扫视了一下四下,果断道:“咱们去龙津桥旁边寻一个茶社等着,那里乃是交通要道,亦有许多人在那里等候消息,那些通报拿赏钱的很多也会经过那里,谁中了咱们都能够知道的。”
元宝儿有些遗憾道:“这个不重要啊!我想看的是那些捉婿的啊!
你想想,那些平日里装腔作势的读书人,被捉婿人捉鸡仔一般塞进轿子里。
那些读书人明明心里十分乐意,还要装出一副:诶诶,你们不要抓我啊的模样,那才是好玩呢。”
张清荷听得有趣,亦是哈哈大笑起来,引得路人对她们屡屡侧目,本来漂亮的女孩子就少见,这么一个豪放的女子,自然更加引人注目了。
张清荷却是不管这些人的目光,她从九江楼那个樊笼中出来,心无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