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孟子集注!(先来个3K) (2/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bsp;  不过苏允并不打算从春秋开始,而是将目光瞄准在孟子一书上。

    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他对孟子的研究最为深入,而是因为孟子一书原本并不受重视。

    虽然自唐代韩愈以来多有提拔,到了本朝亦是多加拔擢,但地位依然还是不够高。

    对于新学说来说,苏允必须有所试探。

    地位太低的,写出来怕是关注的人不多,但地位过高的,一下子提出来诸多新理论,势必被人围攻。

    孟子处于一个上升期,但又没有被奉为圭臬的时候,这个时候试着注释,却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苏允将春秋三传读完之后,便立即投入孟子注疏之中。

    经过苏辙的引进门之后,苏允对孟子的研读其实已经足够的深入。

    他引入后世的共产主义理论进行对比,让孟子的理论变得更加深入且厚重起来。

    当然苏允不是全盘照抄共产主义,而是进行借鉴。

    孟子的理论本身就有共产主义的味道,有人称孟子是第一位从经济、思想和政治三方面来构建一个衣食富足、君民同乐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大儒。

    比如说孟子的“四端”体现的“共产主义”制度下人的最高素质。

    在孟子的“井田制”中,土地被划分为井字形,每口井周围的土地由八个家庭共同耕种,每家耕种一部分,共同维持生计。

    中间的土地为公田,由大家共同耕种,收获归公。

    孟子还提出重农而不抑商理论,改进了传统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

    这些理论自然是存在理想化的部分的,但不理想化的理论又算得上什么理论。

    苏允想要做的就是将孟子的理论进行深入的描述且具象化。

    毕竟他在后世见识过更多的东西,对这些理论的理解比宋人要深入得多,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是更有说服力的。苏允对孟子研究很深入,因此这集注写起来也快,不过七八日时间,便将框架给打好了。

    但苏允非常谨慎,打算进行精修之后再将其面世。

    可以预料得到,这本孟子集注一旦面世,将会引来世人侧目,亦会引来铺天盖地的批评。

    这本孟子集注是苏允借助经典来诠释一个创新的哲学体系,虽然已经是尽量重视古注,追求本义。

    但对于那些追求经典绝对本义的经学家来说,这就是在歪解经典!

    而且宋朝虽然以仁孝治天下,又有爱民的传统,甚至还提出与士大夫共天下的说法,但民贵君轻这个概念依然没有深入人心。

    所以,届时他们的批评与指责将会是极其严重的,苏允不得不谨慎。

    但是,这个风险是值得的。

    一旦他这本《孟子集注》为世人所接受,那孟子的地位将会大幅度提升,一跃成为儒家的第二圣人。

    这个影响将会大到难以想象。

    一旦这位主张“民重君轻”的孟子被正式确立了亚圣的地位,也将标志着中国进入一个开明专制的时期。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meishansushi0suyunzuixian/read/97/459.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