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 低估了F1车手的强大 (2/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规汽车赛事不同,它的举办地点放在了鸟巢国家体育馆,可以视为半室内场地。

    整个鸟巢体育馆的中心位置,已经被改装出来内外两条并行的赛道,将同时容纳两位车手进行比赛。

    并且在行驶完一圈之后,赛道的特殊布局会让两位车手进行位置交换。也就是原本跑在外圈的车手换到内圈,原本在内圈的车手跑到外圈,保证双方行驶布局跟里程的绝对公平。

    特殊赛道内外两圈加起来整体长度为2.76公里,布局放置了十二个弯道,意味着平均每行驶两百多米,就要面临一个弯道。

    由于室内赛道布局的限制,鸟巢弯道大多都是些C字弯或者U型弯这样的大角度弯道,几乎很难全油门加速过去,对于车手的走线要求非常高!

    理论上来说,偏向走线的赛道布局,属于方程式车手的擅长领域。

    不过韩涵却在这个时候提醒了一句:“向北,除了赛道布局,你还需要注意路面材质。”

    【材质?】

    听到这句话,陈向北才注意到资料备注里面,写着鸟巢赛道路面材质是木板。

    “为什么会是木板?”

    陈向北有些意外反问一句。

    上辈子鸟巢举行ROC国家杯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小屁孩,电视上比赛看个热闹,真关注不到很多特殊的细节。

    正常情况下赛道的路面材质,要么就是场地赛的标准沥青,要么就是拉力赛的砂石、泥地,最次好歹也得有一块水泥地。

    木板路面的赛道,他还真没见过。

    “有两点原因,一方面是铺面木板方便快捷,同时拆除也简单,还不会损伤鸟巢的原有地面。”

    “另外一方面则是相比较常规沥青路面,木板的抓地力要小许多,可以让车手在比赛过程中尽可能的展现出漂移动作。”

    “毕竟对于国内大多数普通观众而言,他们很难看出一些高端走线的技术含量,相比较之下炫酷的漂移更能吸引眼球。”

    听到韩涵的解释,陈向北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这就跟街头赛车一样,漂移要比走线刺激荷尔蒙。

    “向北,虽然F1车手适应能力很强,但木板路面的抓地力更偏向于拉力,你需要时刻注意轮胎抓地力的变化。”

    韩涵再次委婉的提醒了一句,拉力跟方程式属于截然不同的技术方向。

    他相信以F1车手的天赋跟实力,只需要经过一段简短时间的训练,就能掌控拉力赛车的技术特点。

    可问题是明天就将开赛,没有这一段时间让陈向北适应!

    韩涵真有些担心陈向北会失控上墙。

    面对韩涵的提醒,陈向北依旧没有解释,脸上还是那副淡淡笑容。

    说实话,这不怪韩涵,他根本无法理解F1车手的强大。

    国内的方程式车手在陈向北之前,最多就是程丛夫跟马青叶这种摸到了F3的边,距离F1的门槛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F1车手为什么会被称之为蓝星最强大的车手,体现价值在于对“车”的全面理解跟掌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钱赛什么车?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meiqiansaishimeche0/read/97/34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