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经过之前的几次沟通,裴元一来二去的和王琼也算相熟了,虽说是堆砌出来的假人设,但是裴元的名字已经开始好使起来。
等到门子进去传报不久,就有府上的管事迎出来。
进到堂上见到王琼,裴元还未开口,王琼就意味深长的说道,“我看了陆訚和陆完的捷报,说是经历了周密的布置后,四月初一的时候,对霸州军发动了总攻。”
王琼在“四月初一”四个字上刻意加了重音。
裴元之前撺掇他上书,对王琼的唯一劝告,就是要等到四月初二。
这两者有如此的巧合,怎么可能会让王琼不多想。
裴元这怎么说?难道叉着腰说,这都是老子安排的?
裴元只能往合理的方式去解释。
“裴某乃是军户出身,家中有百户袭职,是以从小就熟读兵书,略有韬略。后来京中办武举,不才侥幸还是头名。”
裴元大言不惭道,“裴某三月初十赶到了军前,深入了解了双方的情势后,判断双方短则二十天,长则二十二天,必会有一战。”
王琼屈指一算,大吃一惊。
范围这么精准的吗?
他不由目露异色,脱口道,“想不到裴千户还有这样的才能?”
接着扼腕叹息道,“可惜啊,以小友之将才却不能为朝廷大用,只能选派些昏官庸将。不然区区霸州贼,何至于发展到如今这局面。”
这种顺手逼,不装白不装。
裴元就谦虚了一下,“裴某做的是个清净官儿,对这些不感兴趣。再说,或许是裴某运气好,凑巧罢了。”
裴元越是这么说,王琼越是觉得裴元果然与众不同。
毕竟这件事别人不信,他王琼信啊!
裴元只是半个多月前,为了僧兵作乱的事情去了一趟湖广前线。
结果就在前些天,裴元人在京城,却掐指一算,能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战场,会在哪一天打起来。
还叮嘱王琼,特意避让了一天才上书。
如此一来,就算是天子认可了王琼的看法,以后平定内乱不再用斩下的人头记功,可是对已经发生的大战,和已经斩下的人头,也起不到什么约束了。
总不能事先没说明,等到将士们打完了,人头砍好了,朝廷又跳出来反悔吧?
要是那二十万官军兵变,这大明朝也就轰然而塌了。
对王琼个人来说呢?
他因此受到的冲击和指责,将会大大的渐小。
毕竟现在那些兵将已经立下大功了,管他妈以后的人怎么样呢?朝廷说不让就不让呗,关我吊事,把这次的赏赐赶紧发下来才是最关键的。
说不定为了赶紧了结这次的战功,避免被牵连到,那些军头们还会虚情假意的纷纷响应呢。
这可就相当于变相的保护了王琼。
王琼相当于提了一份能对天下有益,也能捞到足够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