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思维发散,想到了自己在大慈恩寺外遇到的“飘零半生”。
想到这里,裴元情不自禁的有些犹豫了。
这张璁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啊,现在自己正是用人之际,有必要浪费这么一个人才吗?
首辅之姿的张璁拿来保底,虽然很香,但当时有这想法的时候,裴元还是个一堆烂账的穷逼。
以如今的视角来看,若是十年后自己还要指望张璁保底,那不就太失败了吗?
再说,真要保底的话,不是还有好姐夫严嵩吗?
明年严世蕃也要出生了,以小外甥的资质,只要好好培养培养,别走上辈子的歪路,那以后的前途,也能不可限量。
裴元霎时间,就有了提前动用张璁的想法。
只是裴元想到张璁的性格,又觉得有些棘手。
按照《明史》的评价,张璁这人虽然被视作逢迎皇帝的奸臣,但是“刚明果敢,不避嫌怨。持身特廉,痛恶赃吏。欲力破人臣私党,而己先为党魁。”
在裴元看来,每一句都不像好话啊。
“刚明果敢”,就意味着性格强势,有逆反的可能。
“不避嫌怨”,就说明立场不坚定,敌我不分明,不能根据屁股坐的位置果断抱团。
“痛恶赃吏”,emmm……
“欲力破人臣私党,而己先为党魁”,这踏马还有成为跳反二五仔,并夺权上位的隐患。
裴元左思右想,长叹一声,终究是没得选。
看来只能等到手以后,再好好打磨了。
裴元打开地图定位了下,却见“半生飘零”这会儿已经跑苏州去了。
一会儿扬州、一会儿苏州。
裴元恨其不争的摇了摇头。
天天不干正事,还不如回家做套数学题。
裴元见座中陈头铁在,便向他招了招手。
陈头铁凑过来,裴元对他道,“你给苏州知府翟德安写封信,让他找一个在苏州游学的叫做张璁的举子,然后不管用什么办法,都得让他尽快回京。”
陈头铁闻言点头,“明天我就用锦衣卫的渠道送出去。”
裴元又叮嘱,“别忘了添上一句,让他来大慈恩寺找我。”
“好的。”陈头铁说完,才返回自己那边。
裴元这会儿也忽然意识到一件事,当初自己既然在大慈恩寺能遇到张璁,何不再去碰碰运气呢?
大慈恩寺因为当朝天子推崇,引来了不少官宦家眷祭拜。
不少官宦、富家小姐也能借着烧香,出来简单社交一下。
这也是当初裴元去大慈恩寺等程雷响的时候,发现很多落地举子跑来看那些大家闺秀的原因。
这种行为,想必大家都能理解,也比较有共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